關於[釜山]的文章:


  不只是廉價、老掉牙劇情的活屍片,也不只是爽度爆表、毫無劇情深度,只為尖叫而生,充滿灑狗血般刺激的爽片,而是一部以喪屍為名,實則蘊含人性各種面向意涵的深度片。 是的,在恐怖、使人驚懼地喪屍做為賣點的包裝下,以人性作為探討的出發點,深刻地描繪出或自私或醜陋或盲目或煽動或令人作嘔,為了拯救自己,替自己的生命尋求一線生機,所做出的種種不堪入目、下流骯髒的行為,抑或是為了拯救女兒、妻子、女友,還是毫不相干、互不認識的陌生人,所展現的人性光輝以及愛,我想,才是這部電影最想要傳達的主題。 影片一開始即用短短地片段說明著喪屍的由來為何,讓觀眾不是懵懵懂懂,沒來由地就得接受忽然出現一大群喪屍的設定,至於人性,亦是在影片一開始就以一位司機不小心撞死一頭鹿,卻選擇若無其事離開現場時,那冷漠與殘忍,就像在宣告著本片將以「人性」做為主題,貫穿全片,使觀者在常見的喪屍題材的劇情中,看見何謂活人其實比喪屍更可怕的事實。 由孔劉飾演的碩宇,是一名職業被人喚作「吸血鬼」的基金經理,因為忙於工作,理所當然,成了一位疏於照顧女兒的父親(連女兒的生日禮物都會與兒童節的禮物重複),也許是為了修補與女兒之間的...
寫寫文字:屍速列車
趙啟弦
屍速列車
2016-10-19 16:56:02
氣氛
9
感謝CNEX舉辦試映,欣賞了紀錄片《對看》,寫實震撼!本片是CNEX2016主題紀錄片影展的選片之一,CNEX是一個非營利性質的民間文創組織,由兩岸三地熱愛紀錄片的人士組成,從2007年起便舉辦主題影展,並持續耕耘至今;今年以「網羅人生」為主題,探討網路的發展對於人們的影響力; 本片的內容描述生活在中國湖南省西部深山的父子,和一位在北京國際學校上學的女孩與母親的情感故事:本片雛形源自於導演葉雲就讀中央美術學院時的畢業錄像作品《對看計畫》,原本僅有16分鐘的雙屏影像短片,為了不讓作品陷入二元論的觀點,也希望能夠更為精準深入,導演花了五年的時間長期記錄被攝者們,到了本片成了足足有146分鐘的作品;本片探討「留守兒童」(指父母一方或雙方外出打工,而被留在家鄉或寄宿在親戚家中,長期與父母過着分居生活的兒童)的社會現象,個人最難忘的片段,就是鏡頭下的孩子肚子餓了,要求他的爸爸起床做飯,但委靡不振的爸爸卻終日躺在床上;家無隔宿之糧的慘況,著實令人不忍!如此情況造成孩子的身心狀態極度不穩定,不僅就學出現了問題,甚至講出絕望厭世的話語,也實在不令人意外......本片令人印象深刻的除了難受的逼人真實...
不忍卒睹的現實:《對看》
韋家豪

2016-09-16 10:41:47
題材
8
影音導讀:   由韓國動畫導演延相昊所執導的殭屍末日題材電影—《屍速列車》,並由孔劉、馬東石、鄭裕美等韓國實力派演員演出,其描述韓國境內爆發嚴重的殭屍疫情,一對父女搭上從首爾前往釜山的高鐵列車,必須躲避在車上排山倒海而來的殭屍群,同時也要面對倖存者們互相猜忌的人性考驗,試圖在這個混亂的局面中生存。由於電影藉由殭屍末日議題,反諷了韓國現實生活中競爭激烈的社會風氣,以及人們面對危機時刻往往只會自私自利的殘酷事實,引發了許多人熱烈的討論。   相信對許多長期關注殭屍題材電影的殭屍片影迷們來說,《屍速列車》的劇情摻入了有關人性描寫,或是以列車這種狹小空間營造恐怖氣氛的手法,並不是什麼多新鮮的戲劇元素。但就個人而言,韓國電影圈勇於嘗試挑戰新形態且大型製作的投資,是一項非常值得敬佩的作為。當中以該國有特色的公共建設—韓國高速鐵路KTX作為故事舞台,連同影射了當年1950年代韓戰期間南韓政府的撤退路線,其實一方面也讓許多人認識了這條連結首都—首爾(首爾特別市)與第二大城—釜山(釜山廣域市)的京釜高速線。   以下就針對韓國高鐵以及對應《屍速列車》電影劇情,做詳細的介紹。       01.韓國高鐵(KTX,KoreaTrainExpress) 韓國高鐵的建設起源,可回朔到1970年代,連接首爾以及釜山的京釜高速公路(韓國國道一號)以及京釜線(鐵路)兩項重要交通幹道,承載力已明顯無法負荷日漸增加的旅客人數。因此在法國以及日本的交通研究報告建議下,韓國開始規劃第二條首爾到釜山的鐵路建設。直到1970年代末期,韓國科學技術院(KoreaAdvancedInstituteofScienceandTechnology,簡稱KAIST,由韓國政府創辦的公立研究型綜合大學,亞洲排名第10名、世界排名148名)提出未來將「貨運」以及「客運」兩大流量分流。換句話說,舊型的...
[解析] 歡迎搭乘《屍速列車》! -四件事讓您更加認識電影中的韓國高鐵KTX
XXY  2016-09-12 15:37:35
  日趨成熟完備的韓國電影,長期以類型片最為突出,不論拍攝為何,總有那般魔力勾引著觀眾目光,魅力之餘,也仰賴其極端的特性,溫暖小巧可愛,抑或是冷冽到心底發寒,一切強大使然,再再擦亮了韓國類型片的金字招牌。 屢見不鮮的驚悚題材,暴力血腥、人性扭曲、地位卑劣等,多半是其暗黑要件,偶參點人性光輝,溫柔中和了原有的沉痛力道,便陸續造就出許多經典作如《原罪犯》、《殺人回憶》、《追擊者》,再到近期的《下女的誘惑》及《哭聲》,看似驚悚套路無窮無盡、頗具創意持續下去,此刻卻來了班《屍速列車》,雖是早已被好萊塢翻弄成俗的活屍片種,卻是娛樂滿分、高水準的商業大作;更特別的是,列車如預期般屍了滿地,卻也開出預料之外驚人的續航力。     打從正式上映前,《屍速列車》就技驚四座,不外乎顯見於相關口碑及宣傳上,如高調入選第69屆坎城影展午夜展映單元、賣出156個國家版權、美國福斯影業和索尼影業爭相搶購欲翻拍成美國版等,再到上映後觀影人次和票房雙雙締造新紀錄,前前後後獨步亞洲,自然奠定可觀的收益。 故事直接了當,說的是一種未識別的病毒屍虐全韓,你我再熟悉不過的生化危機,更迭在過往不計其數的作品當中,如今卻被聚焦在一班開往釜山的生存列車,除沒有受到病毒感染的人們順利擠上車外,活屍群也搭了順風車,可進可出的開放式逃殺,頓時轉為無處可逃的封閉場域,一群人、一群活屍,便開展出難以預料的情節與轉折,絕望之際,列車毫不拖泥帶水地向深淵(或希望)駛去。   說列車是一個獨特的表演場域也不為過,以列車為背景的電影不勝枚舉,如早期經典的《東方快車謀殺案》、《火車怪客》、《滅》,近代具特色的《消失的旅客》、《末日列車》等,都在有限空間的利用上,展現十足的敘事功力。 雖為便利的移動載具,有利於劇情進展,好比沿途的人事時地物,能點綴,亦能關鍵,但要在列車上大做文章,編導還真得有一定的火候才行,遑...
《屍速列車》屍了滿地
散場二三事
屍速列車
2016-09-03 20:51:00
氣氛
9
    美國影集《陰屍路》能創下高收視率,長期吸引大批觀眾的關注,絕對不在於活屍的驚悚感,因為膽量是可以培養的,多嚇幾次遲早會麻痺,所以《陰屍路》的賣點,是在於面臨活屍時,劇中角色所激發出來的各種人性,種種行為叫人瞠目結舌,同樣地,《屍速列車》的迷人之處也在此!     在各式各樣的災難片中,最易窺見人性的本質,因為總是得在艱困的環境下做出艱困的選擇,於是有可能原本孱弱的人,忽然霸氣外漏,散發勇者無懼的氣息,又或者原本無所畏懼的人,瞬間似乎被戳中軟肋,銳氣盡失,不過這其中的個性蛻變,需要搭配合理的橋段,才能說服所有觀眾,否則整部戲看下來會顯得荒腔走板。在《屍速列車》中的男主角碩宇,他個性上的轉變,就塑造的極其合理!     男主角碩宇是一位基金經理,這職業被形容為過河拆橋的吸血鬼,明顯是不太討喜的職業,而且這職業也特別強調利益,有助於加深觀眾對他的刻板印象,再加上從他剛開始的種種言談,用自私自利形容他,百分百貼切,典型的「拔一毛以利天下,不為也」的利己者,唯一讓他在乎的是女兒,也因為這份在乎的情感,才讓男主角碩宇的個性有轉變的契機,成了電影中唯一的「圓型人物」。     在小說或戲劇裡,有著所謂的「圓型人物」跟「扁型人物」,性格上卻保持單一化且頭尾一致,這就是扁型人物,而圓型人物的角色性格較複雜、有多面向、有變化。在《屍速列車》中,除了男主角碩宇,其他人都是扁型人物,乍看之下,扁型人物似乎比不上圓型人物生動,顯得較無趣,但事實上,若能善用扁型人物,依舊對於劇情有幫助,正巧《屍速列車》非常懂得善用扁型人物,讓險惡的配角不斷耍詐,增添致命風險,劇情更加刺激有張力,也讓觀眾氣得牙癢癢,等著看他領便當。     假設門外有活人跟活屍,關門與否,這樣的難題該如何選擇?男主角與男配角面對相同的問題,有了不同的選擇,正因為男配角的以德報怨,讓男主角的個性跨出的蛻變的...
《屍速列車》  搭上這班車絕對值回票價(無劇透)
Quentin Tu
屍速列車
2016-08-17 09:17:16
爽度
10
  雖說台灣對於韓國電影的引進是一直到《我的野蠻女友》才有引發韓流大賣的狀況,但B某我個人還是對於描述釜山黑幫的《朋友》第一集情有獨衷。   做為頗有幾分參考《美國往事(四海兄弟)》色彩的史詩黑幫片,故事部分橋段直接引用自導演個人與他朋友的真實經歷所改編的《朋友》,撇開文化上面更接近台灣生活圈的性質(連劇本後來都被《艋舺》直接抄襲),更多成分是在幾位演員不論是演技還是型韻都與角色契合的表現讓B某我更能信服投入導演個人的重塑那段屬於他的回憶。   不論是主角們的年少時光,還是步入成人世界後身不由己的感慨,乃至於朋友最終走向反目導致悲劇的結果…導演都有在適度留白中經營出一個理應拍成連續劇(雖然後來真的拍成連續劇了),但實際上卻節奏明快又不拖泥帶水的佳作。   然而這樣的果決卻沒能成功延續到《朋友2:繼承者時代》,撇開台灣片名的副標題擺明是為了沾光片中年輕演員主角演出的偶像劇《繼承者們》而起的爛片名,實際上,《朋友2》的故事分別在兩個不同時代推演的劇情模式(明顯參考《教父2》,連劇本架構也是),本身就難以讓觀眾投入這個距離第一集十多年的故事了,再者,由於劇本架構的薄弱,導致幾位主角雖然演技做足,但故事的流水帳以及空洞薄弱卻撐不起一個身為續集片該有的水準…   簡單的說,如果喜歡懷舊,看第一集足矣;喜歡偶像鮮肉,第二集可以看;想要錢與時間都沒白花,看第一集就好…第二集明顯只是劉五性幫金宇彬抬轎的作品而已。   第一集發表於幕迷影評http://www.movier.tw/post.php?SID=91444   第二集影評發表於動映地帶http://www.cinespot.com/fmreviews/c25friendgreatlegacy.html     ...
[記憶碎片] 淺談黑幫片-《朋友》1+2
BIO-MAN  2016-03-11 07:1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