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改編電影]的文章:


作為赤燭遊戲的忠實粉絲,很樂於看見《返校》以電影作為新的媒介,重新改編並講述這個故事。比起在遊戲中讓玩家用解迷的方式一步步的發現線索,透過不同的選擇來影響結局;電影中為了讓未玩過遊戲的觀眾快速的進入狀況,導演刻意的更動了故事的時間線。 作為一個已經玩過遊戲的觀眾,電影的改編補足了很多遊戲中玩家未能理解或沒注意到的小細節,但同時也擔憂沒玩過遊戲的觀眾,在某些情節或敘事安排上會不會感到困惑,畢竟有些片段仍然是有點斷層,不過仍看出導演想保留大部分的遊戲元素,如和遊戲中同樣使用平移鏡頭拍攝方學姐拿著燭火在黑暗中的學校走廊行走的樣子。   德國電影理論家克拉考爾這麼說:「並不是某些影片的出現,才引發特定議題;而是由於特定社會議題的存在,才決定某些影片的出現。」這句話巧妙的反映出此時的台灣國片電影中這部電影出現的意義。 所以,不能說《返校》在此時出現,剛好而已,正因為台灣社會正在經歷來自過去的動盪,一直持續到現在,就確定了《返校》的出現。 1989年的《悲情城市》、2008年的《海角七號》,都是如此,2019年的《返校》,也不例外。 在電影上映日當天,同時也是臺灣獨立運動的重要...
《返校》國片歷史地位及時代意義

返校
2019-10-07 19:52:12
演技
9
繼2017年底上映的《與神同行》,終於在今(2018)年父親節,全國首映續集片《與神同行:最終審判》,掀起一股觀看熱潮。這回延續上一集結尾,三位陰差使者帶著冤死鬼金秀鴻,踏入地獄,進行幾道關卡的審判。審判途中,安插陰差們一千年前活著的往事,與成造神藉陰差解怨脈與李德春在旁協助,如何解決許家祖孫問題的過程。 首映當天,看完這部片,感覺不錯看。可是,比起上一集來說,筆者認為有處理不當的部分。因此,論及技術和電影架構時,即使盡量不道出關鍵劇情,依然明白第二集於某種層級,略輸第一集的重點,作為參考本文思考二集內容的起點。 成也特效,敗也特效 這集保住上一集特效水準,讓貴人金秀鴻隨陰差江林先後進去的地獄,秉持自第一集登場以來的造景與審判流程。即便地獄審判制度,礙於貴人死因爭議,無法給所有審判官亮相機會,但上場的大王們,照樣以服裝和妝容塑造的形象,搭配各自掌管地獄的環境,突顯每位大王的審判作風。 動作場面,開場江、解二人對抗大量阻礙來開貴人路時,持刀迎敵而迸出的聲響與火花,感受到他們奮鬥中的壓力。再來,解怨脈到陽間為完成閻羅大王指派的任務,前後對付成造神與刁難許家祖孫的團體,展現身手敏捷的...
《與神同行:最終審判》 - 主軸是原諒, 但保留難以得到諒解的毛病
修揪作伙共
與神同行:最終審判
2018-08-25 23:31:18
爽度
7
「放假當娛樂,可看電影的推薦」《電影》:與神同行《產地》:韓國《導演》:金容華《上映時間》:2017《類型》:溫馨科幻、動作片《時間》:2hr20s《不專業影評》:此電影,雖然與原著同名漫畫周浩旻所設計劇情有很大的調動,但基本上內容屬於王道式的劇情,有感人、有動作、豪華場景、一級演員陣容和搞笑場面,看了讓妳不會覺得無聊,它把古希臘神話中的冥河與佛教的地獄、輪迴說合併在一塊,並把天主教七宗罪的概念延伸成七大地獄,儼然與佛教18層地獄的概念故意做區隔,加上對於地獄審判結合現代與古代化的場景,以及反應現今社會的官僚文化,與人性,這都是這部戲有趣與感人橋段,不過缺點就在於過多的親情顯得有點濫情、灑狗血,對於佛教或世界各地宗教地獄說,其實是很容易可以取材和架構世界觀的,對於來到陰間的懲罰,亦過於單一化,比方說佛教的六道輪迴:分為三善道、三惡道,共分:天、人、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道,也是可以讓地獄與輪迴做更好結合的部分,可是在整部戲中都只是輕輕的點到為止、甚至根本不說,顯得戲劇張力略顯不足,非常可惜,但值得讚許的事,亞洲的電影工業,能做到這樣的程度,真的很不錯,很有娛樂性,有時間,可以看看...
淺談改編至漫畫的電影-「與神同行」
分享好片 嘿嘿~
與神同行
2018-02-01 07:52:54
爽度
8
    從來都對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不太樂觀,可能就是因為抱著沒有期望的心態看這一部電影,就讓我有驚喜。本電影另外的一個賣點應該就是現實故事被解救的主人公也有參演其中,我真的不懂一個人經歷過一次沉重的事情還可以這樣參演這部電影,真心很佩服他。真的想不到這一次劉德華居然可以用有港腔的國語上陣,想起來特別有親切感,因為香港演員參演中國大陸的電影,就算他們國語再好,也逃不過被配音的命運,可能是因為電影是描述吾先生是香港演員吧。 劉德華在本電影的身份幾乎是在演他自己-一個劉德華,你會看到在電影裡面的他跟本就是劉德華,他沒有特別的弄別的髮型,穿別的衣服風格,就像你平常在記招看到的他一樣,所以每一次別人叫他作吾先生我都很不習慣。而且其中有幾場戲,綁匪跟吾先生他開演唱會的事情,又翻他拍的新年月歷,令我覺為主角設定了一個姓吾的劉德華在電影裡面。電影開始不久吾先生就被綁架,綁匪是冒充自己是警察,而硬拉他上車,而吾先生很快就知道自己被綁架。當吾先生打電影給朋友要求他交贖金的時候,朋友就通知警察,而最精彩的部份就是警察跟綁匪的對決。 電影裡演員們的演技也令整件事情的分數提升了另外一個層...
《解救吾先生》100分鐘的真實綁架經歷 演戲是假的,但綁架是真的
Chris Ng
解救吾先生
2015-12-30 21:05:20
題材
8
今天想跟大家介紹一部十年前的韓國電影《馬拉松小子》,雖然影片是2005年的作品,但到了2015年的今天才有機會欣賞這一部電影。電影上映的時候看到很多正面的評價,在那時候已經想去電影院看。如果你還有印像的話,在那陣子韓國實在太多這一類型的電影,每一部都是要觀眾哭得死去活來的走出戲院,就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沒有去看。《馬》卻跟那些典型的韓國催淚電影有著非常大的不同,一般的是非要你哭不可,但這一陪沒有很刻意的煽情,看完之後眼淚只會在心裏流。他所帶出的訊息是一直都在我們身邊而從來都不會主動去探討。 故事是真人真事改編,由曹承佑飾演患有自閉証的青少年,藉著主角跑馬拉松而帶出他與家人的關系。電影從主角的媽媽想利用馬拉松去幫助兒子的自閉証開始。在兒子就讀的特殊學校裏面認識到一位因為犯罪而被判社會服務的前馬拉松選手,由於醫生提意在馬拉松的成績裏面主角要有自己的目標,所以她就找了他做兒子的教練。大家可能會問故事這樣就不是太普通了嗎?一個自閉証的少年去跑馬拉松,對!故事就是這麼平淡,這要多得演員們的賣力演出,有很多人都說《海洋天堂》裏面的文章一直在模枋《馬》的主角,事實上我也有這樣覺得,真的是...
《馬拉松小子》十年前的影片,十年後情感也沒有褪色
Chris Ng
馬拉松小子
2015-09-02 19:48:28
演技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