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蔡明亮]的文章:


台灣的同性戀電影的歷史從1980年代到現在,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但也留下了不少的經典場景,今天就讓我們來一一回顧。 1994年《愛情萬歲》蔡明亮   場景1:大安森林公園 1990年代,當時的大安森林公園才剛整修後開放,景色可說是廢墟一片也不為過。楊貴媚所飾演的主角美美便是在這裡演出劇末最後的哭戲,荒涼的場景搭上女子慟哭的哀號,讓人看了惆悵不已。 場景2:信義路三段的禁止跨越 這裡是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場景之一,電影前段跟後段皆有出現,相互呼應著。「禁止跨越」斗大又顯眼的四字招牌就掛在路中間,而女主角美美仍無視這四字直接跨過,似乎訴說著劇中的禁忌之戀不受任何體制的阻饒。 2012年《女朋友。男朋友》楊雅喆 場景1:自由廣場 廣場的入口上刻著「自由廣場」四字,但進入中正廟後看到的卻是威嚴的蔣介石銅像與白日,整體顯得相當矛盾,就像電影當中陳忠良在餐廳裡怒罵「自由我只是幹你娘」時,跟戲裡追求自由的一切極具衝突感。 場景2:高雄鼓山游泳池 翻牆進入游泳池的行為對美寶跟阿良而言,似乎又帶他們回到了學生時期與體制衝撞的感覺。人們常說青春的體悟是在數十年過後,當你在回想時最有感觸。看著他們在泳池中戲水時,你是否有回想起,自己在國高中時所幹下的蠢事呢? 2009年《帶我去遠方》傅天余 場景1:台南鹽水天主堂 台南鹽水天主堂是一座中西合併的教堂,內部的壁畫充滿了道教風格的基督教圖像,看似衝突的兩種文化,卻在一座教堂中合為一體。而這不正是同性戀電影中所訴求的一切嗎? 場景2:高雄紅毛港 這個場景在劇中代表著離別:主角阿賢的兩段邂逅皆是在此劃下句點,讓人忘不了他在紅毛港碼頭上狂奔到盡頭時,不斷地說著再見的畫面。 2008年《漂浪青春》周美玲 場景1:高雄哈瑪星代天宮 宮廟的場景先後在第一段與第三段出現,皆在高雄哈瑪星代天宮拍攝,劇中...
[專題] 台灣同性戀電影:光影年華
Simon Lin  2017-07-01 11:58:58
趁著結束之前,到了美術館參加《無無眠-蔡明亮大展》。第一次在美術館觀賞電影並夜宿,心境與環境都是非常奇妙特殊的。枕頭比比皆是,坐下來躺著兩三個枕頭,就這樣開始了屬於蔡明亮世界的一個旅程。   整體的氛圍是緩慢的,時間也如電影,慢了下來。蔡導創造出的「慢」獨樹一格,彷彿全世界都是為了襯托他而生。舉《西遊》為例,在法國馬賽這地中海的城市,小康行走著,慢到一個境界,周圍的一切好像瞬間加快了。匆忙趕路或不疾不徐的路人們,都顯得多餘而無意義。他施力在一隻腳上,緊接著踏出空靈的下一步。步伐看似沒有重量,那種纖弱中帶出的踏實感,是一種極致的細膩。路人有的停下、有的躲開,但肯定對他有了些想法,無論好或壞。咖啡店前的男子們,也對他品頭論足一番。不只是我們在看,電影中的人也在看。原來這是一種與電影合而為一的真實感。   《無無眠》中也有類似的感覺,背景的音效是陪襯的。鳴笛聲、街道上的各種雜音、鐵軌的摩擦撞擊聲,一個僧侶在路上走著他的路程,川流不息的城市與他顯然成了一個極大的對比。路人還是從他旁邊經過,但偶爾回頭還是透露了對他的好奇。當畫面跳到澡堂之後,一切靜了下來。安藤政信洗滌著身體,如沖刷了世間的垢。接著與小康共浴,那是一個唯美的畫面。兩人沒有交談,沒有任何請示,自顧自地躺在池邊享受寧靜。而電影中在結束之前的畫面,又再次呈現了對比。膠囊旅館中,安藤政信的左翻右滾及小康的沈睡,又好像說明了心境的修為。即使外面的污垢洗清,但內心紛亂,一樣功虧一簣。快或慢、躁或淨,一目了然。   除此之外,蔡導也展示一種對於「五感」的重要性與美學。從三部片中都得到這樣的提示。在地下室看了《西遊》。開場映入眼簾的是德尼·拉旺(DenisLavant)的臉部特寫。沒有雜音,只有一陣靜謐襯托出演員的呼吸聲。八分鐘的凝視,他看著觀眾,觀眾也看著他,思忖著他的想法,而答案或許只有他知道吧...
[心得] 無「無眠」,一夜好眠
Jimmy  2016-05-02 02: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