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美國經典爛片《房間》(TheRoom)拍攝過程,改編成傳記電影的《大災難家》(TheDisasterArtist),爆炸開心淚水同時熱燒心疼淚水。
▲source:httpsgoo.glD98p1V於是影憶想起2014年台灣上映的日本電影《菜鳥評審員》, 看完這部片時想到了「作者已死」關於創作論點的名言。
「作者已死」是後結構主義(解構主義)創始人之一羅蘭•巴特(RolandBarthes)名言,他認為作者對作品形成沒有太大作用,是讀者閱讀具決定性作用。換個嗆聲直白語法來解釋,也許就是當作品完成時,作者的創作想法已經是個屁,觀眾最後怎麼想決定了一切。(更進一步也可想成從原來版本的屁,延伸改編綻放更多不同響亮版本的屁)(笑^0^)
當時覺得「作者已死」這句名言,也挺適合針對幫助行銷業主的媒體平台,為業配文昩著宣傳方針與調性適得其反盲從,於是滿載不上不下忐忑尷尬,像《菜鳥評審員》故事主角,為順從客戶,任由人扮演的狐狸,在廣告畫面裡發出貓叫聲,害他被昔日同窗與主管同事,嘲笑作品四不像,沒想到他在祖國備受嫌棄的影像創作,因一場廣告評選意外大受歡迎,狐狸「喵叫聲」從原不搭軋不被認可的笑話一躍成為全球觀眾傳頌認定是「超好吃」的代號流行語。▲source:httpsgoo.gluuXbTM再來看看為了一圓電影夢,催生《房間》的湯米維索(TommyWiseau),以及致敬《房間》轉生而成電影《大災難家》的詹姆斯·法蘭柯(JamesFranco),他們的初衷動機手段雖和《菜鳥評審員》故事主角略有不同,但都異曲同工應證了「作者已死」的創作論點。《房間》(2003) 是關於二男一女,友誼與愛情與背叛的故事,是來路成謎的湯米維索,篳路藍縷嘔心又放血又出汗又砸錢、自編自導自己行銷的電影大夢,由他自己和好友葛瑞·賽斯特羅(GregSestero)主演,在遍尋不著伯樂賞識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