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戰俘]的文章:


影音導讀|120秒評電影:   以戰俘營為故事主體的電影不少,但能夠把戰俘營故事拍得有趣,融入喜劇和歌舞元素,同時又帶出嚴肅的種族或政治議題,我想過去類似的作品相當少見:《搖擺男孩》可說是一部表現出色,融合多種元素於一身,又具韓國地方特色的一部有趣作品。讓我不得不再次佩服韓國電影人勇於挑戰題材的決心,同時兼顧質感,善用本地優勢、發揮所長的創意。 故事從韓戰一個在南韓巨濟島的戰俘營出發:透過由都敬秀所飾演的北韓戰俘,接觸一位美軍踢踏舞高手後,開始慢慢對踢踏舞著迷,進而組成戰俘營內,一支由北韓戰俘、南韓軍人、南韓女孩、中國戰俘以及美軍等五人的踢踏舞團「搖擺小子」。 電影強烈的音樂節奏,配合踢踏舞如此重節拍的舞蹈風格,《搖擺男孩》的前半段劇情讓人有種超脫現實的不真實感。「戰俘營」和歡樂的踢踏舞,兩者八竿子打不著的元素,在電影前半部的劇情讓人感覺相當突兀,甚至覺得胡鬧。但隨著一步步劇情推演,我們能夠慢慢地被如此活潑輕鬆的節奏所感染。其實在電影的世界裡,沒什麼不能做的,只是端看你願不願意放開心去感受罷了。 「搖擺小子」五個團員組成,很明顯就是希望營造韓戰下五個戰爭勢力:南韓、...
《搖擺男孩》Swing Kids - 音樂舞蹈是化解仇恨的共同語言
XXY
搖擺男孩
2019-01-26 01:42:51
總評
8
   評分:10/10猛人:全體人員   試著想像一個狀況,一個不如意的黑人舞者、一個不羈的北韓舞者士兵、一個單親媽媽、一個被當成戰俘的百姓,以及一個支援北韓的中國戰俘。五個陰錯陽差被湊在一起的人,因為戰俘營長的媒體戰需求而組成了踢踏舞團,一切只為了贏過敵人的戰俘營待遇文宣的媒體戰。   然而,身份立場各異的人,雖然因為舞蹈表演熱情打破隔閡,卻只是基於政治目的下所產生的藝術行為,終究還是敵不過敵對的兩股勢力政治角力,從而留下一個沒法完成的遺憾。   《搖擺男孩》的故事講述,一個韓戰期間的北韓戰俘營裡,北韓戰俘因為戰俘營的生活而逐漸區分成明確的兩個派系,甚至因此內部多次爆發流血衝突乃至於殺人事件。而掌管戰俘營的美軍因緣際會決定籌備舞團作為國際文宣戰的假象,以此掩飾美軍在戰俘營管理上的無能。   在政治背景鮮明的前提下,雖然故事講述了一個幾位主角因為踢踏舞而找到屬於自己的生存價值意義的故事,但片中不時講述到的民族衝突猜疑,甚至是誅殺異己(北韓戰俘在食物中下毒、將人分屍虐殺甚至放火燒死,甚至南韓自己也可以因為鄰里不和就指責對方為共匪)等,這類政治現實的氛圍下,原本就是...
FUCK ideology,我們只想跳舞-《搖擺男孩》
BIO-MAN
搖擺男孩
2018-12-20 23:51:08
總評
10
2017年才剛開始電影就已經開始推出年度強片,雖然《拆彈少年》不算是什麼熱門強片,但我覺得有必要推薦給大家,一部值得讓人省思的電影。 《拆彈少年》由丹麥和德國共同合拍的戰爭劇情片,取材自當時二戰結束後,丹麥的西海岸在二戰期間埋了將近數百萬枚的地雷,而這些地雷將由一群德國戰俘被迫留下來拆除,其中在當時都由德國年輕戰俘居多,他們被迫從事這項高風險的任務,幾乎有一大半的德國戰俘因這項任務不幸喪命或殘廢,而故事就是描述一群德國少年兵被迫從事拆彈任務,等地雷全數拆除完畢才能返回自己的國家德國。 電影一開始就強烈表現出丹麥人有多痛恨德國人。當初第二次世界大戰就是先從德國人發起的,到處攻擊許多國家,導致很多歐洲國家被迫出來參與戰爭。但最終德國人的慘敗,也讓許多的德國士兵付出了許多代價。其中有很多來自德國的少年被迫參戰而無辜的捲入戰爭中。電影一開始男主角軍官長卡爾就展現出對德國人的強烈痛恨,要是沒有德國說不定就不會發生第二次世界大戰。而德國的戰敗卻也讓許多無辜士兵被迫留下來清理戰後的爛攤子,電影在拆彈的橋段我看了實在是提心吊膽,深怕爆炸場面就這樣發生在眼前,要說這部是恐怖片我覺得不為過...
《拆彈少年》比恐怖片還可怕的戰爭電影
晚安山丘
拆彈少年
2017-01-15 01:24:26
氣氛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