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流教慾》劇照。
少女走入岔路、誤闖魔法森林的故事,《上流教慾》不是開篇,也不會是最終章。驚奇的是,導演EvaIonesco竟然在1979年的巴黎讓我與張愛玲擦肩而過。張愛玲在霉綠斑斕的銅香爐點上的沉香屑,既是先知的預言,亦是後人的頂禮膜拜——時間的長浪將一個個少女拍打上岸,如〈第一爐香〉的葛薇龍,如《上流教慾》裡的Rose,末了她們又隱退成歷史的襯色。Ionesco的精雕細琢和張愛玲的工筆分別在兩段末世中寫生,捕捉奇觀的少女,少女的奇觀。
1979年的世界局勢暗潮洶湧,經濟危機,冷戰回暖,全球兩大意識形態角力逐漸升溫,軍備競賽正要如火如荼地展開,然而對Ionesco而言,或許標誌這一年的不該是英鎊區的瓦解,也不會是蘇聯入侵阿富汗,而是她琉璃般的黃金少女歲月,是Rose與愛人雙宿雙飛的起點。《上流教慾》全片幾乎只見室內場景如Rose常去的夜店、Michel的公寓、Lucille的莊園以及Hubert的飯店,若有外景也多是四人組在林地縱酒放歌,與世隔絕,絲毫不見與當時社會的連結。以華美之筆法寫情愛瑣事,恰好也是張愛玲之長處。第一爐香的背景發生在二戰期間的香港,然而關於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