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Damien Chazelle]的文章:


在特效當道,推理、解謎、懸疑、反轉再反轉,總要強調一些哲思的電影時代,我反而容易被一些純粹的東西打動,只要素材本身好,就不需要加油添醋,尤其是愛情為主軸的電影,我不認為需要強調深度,如果感情足夠理智,它早就在人們掌控的範圍,而不會充斥浪漫跟危險。 拉拉鍊就是這樣的電影,劇情簡單至極,幾乎沒有什麼可猜測的,結局也不會是讓你驚喜的那種,但就像是大魚大肉之後,你會想要回歸某種純淨。對我來說它的主題就是「愛」,不僅是男女主角對彼此的愛,也包括女主角對演員這份職業的愛,男主角對純爵士樂的愛,還有最能打動我又牽引全劇的,導演對電影的熱愛。 片名幾乎道出了主題,LaLaLand是洛杉磯的別稱,也是好萊塢的所在地,另有「脫離現實、幻想樂園」之意,也象徵著築夢。開場片就是長達四分鐘一鏡到底的歌舞,然後是抖大的復古字型片名,而在服裝、布景、交通工具上的濃豔色調,正是1950年代的美國時尚風格,即使沒有看過那個年代的彩色電影,應該也對《回到未來》片中的1955年有所印象。 至於背景是設定在現代,那為什麼還要仿造好萊塢黃金時代的復古風格呢,這跟男女主角的設定還有導演的偏好都有關係,就像前面說的,男主...
復古而不過時的《樂來越愛你》La La Land (2016)
林雲暮
樂來越愛你
2016-12-27 08:46:27
爽度
10
  人的極限究竟在哪?當賦予身份與追夢等元素,一種突破自我、超出自我的歷程於是上演。輔以時間的起承轉合,造就出電影無數個活生生的題材。尤有甚者,當主角瘋狂執著於擅長的領域,為了永恆、為了完美付出無止盡的心血,甚至到了病態般自虐的地步,戲劇本身無疑有了張力,也流露出演員在詮釋角色上,其深刻的神韻與力道。 好比娜塔莉•波曼驚悚詭譎的《黑天鵝》,布萊德利•庫柏靈感乍現的《藥命效應》等,都在面臨創作瓶頸之際,迫使自己激發潛能,不論是尋求外在媒介等輔助,或是內在心靈自我對話等,擺明就是不達目的不罷休,對某件事情熱衷到成癡成魔,讓旁人捏把冷汗,都是渴望超凡入聖。《進擊的鼓手》亦是如此,踏上這條荊棘之路,起因於該死的“GoodJob”;原來,「很好」是殺傷力最強大的兩個字。   《進擊的鼓手》展現出一種極致的變態藝術,深刻描繪紐約一個年輕爵士鼓手和魔鬼教師之間的緊張關係。一則嚴厲指導、手段激烈,無所不用其極,希望再現驚世奇才;二則不計代價瘋狂練習,猛力之下打斷鼓棒,磨破手指血染鼓面,只為了成為心目中最偉大的鼓手。在被魔鬼特訓推向技藝高峰的同時,純粹的人性也被逼向危險的懸崖邊。 血淋...
《進擊的鼓手》很好,是殺傷力最強大的兩個字
散場二三事
進擊的鼓手
2015-02-09 13:06:37
爽度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