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外遇]的文章:


「這是小說的內容而已啊,你分不清現實?」他們可能真的分不清,不管是寫小說的人,還是看小說的人,他們都認虛假為真實,認真實為模糊。 我想這一個個誰也不願說明白的社會,也是一個保全自我的現實,女子倒在路上,無人願理睬;為了升官,不惜出賣好友;為了生活的新意,踐踏了夫妻的感情;為了不服氣被欺騙,而選擇介入事件。 周郁芬與李立中是兩個截然不同的人,救我所認知,兩人之所以為成為夫妻,是因為李立中總是聽她的為她著想,但這也是婚姻崩潰的原因,李立中不懂浪漫,不懂生活、不懂她,她也活在小說中那浪漫的話、優美的詩,那些不真實中,她也迷失了自我,現實就成了煩悶枯燥的監獄,她想要新的一切,新的刺激,也許她原來是沒那麼相信自己小說裡的情節,一直到遇見舊情人小沈後,從她口中說出小說內容,而她也當真了,陷入小說的時空中,她分不清是小說的鋪陳,還是自己的情愫。 口口聲聲說李立中不懂她,不知道自己要什麼,也許周郁芬自己也不知道,她也許是因為失去了孩子,也許是寫不出小說,也許只是膩了這麼無趣的男人、無趣的人生,她只是想像小說的自己一樣,那麼瀟灑、那麼年輕,她看見丈夫就像看見自己日漸衰敗的才華與年紀,看見舊情人才能...
他們都認虛假為真實,認真實為模糊。
陳奉
恐怖份子
2020-04-14 00:47:35
爽度
9
  “你很自信,以為那時人類就會終止有意的錯誤,決不至用他的意志違背他的正當利益。這還不止;你還說,科學本身會教導人類(雖然在我的想法裡,這種教導根本就是浪費):它實際上從來沒有什麼意志或自由,他只不過是鋼琴鍵或風琴栓一類的東西......。” ~杜斯妥也夫思基《地下室手記》   崩解的經濟幸福   金錢,在資本主義掛帥的現代,向來被人當作通往幸福生活不可或缺的入場卷。而當一個國家進入經濟榮景時,總讓身在其中的人們認為這樣的好時光可以一直持續下去。人們從任何地方揮霍大把的金錢,肆意地購買無用之物,不停地消費甚至浪費,只因認為這就是資本下所認定的幸福。很多國家都經歷過這種時刻,不論是台灣當年的經濟奇蹟,或是當代中國的高速成長,日本也經歷過,那名為“泡沫經濟”的時代。   從1970年代起,由於普遍信奉土地神話(土地不會貶值)跟低利率等眾多因素影響,漸漸帶起日本國內的投機熱潮,其中有大部分的熱錢流入股票交易和土地交易,加速了交易的量與價,但那時一切仍未失控。直到1985年歐美列強通過廣場協議,透過介入匯兌市場令日幣升值,提升了日幣的購買力也,更加強化了日本國內的投機熱潮,使...
《紙之月》-“幸福”的幻象
L.S.
紙之月
2015-06-02 12:59:33
演技
9
1996年上映的【靈異第六感】是影史上除了【大法師】以外唯一入圍奧斯卡大型獎項的鬼片,入圍了該屆奧斯卡最佳影片、導演、劇本、男配角、女配角、剪接,片中一反過去驚悚片的形象改以溫馨的角度做詮釋,因此全片的恐怖畫面所剩無幾,手臂的抓痕、上吊,僅此而已,而觀賞的族群也可從”心理諮商”、”夫妻相處”的方向得到不同的感觸,因年齡、人生經歷、生活環境而異。 人們總以為此片是印度導演奈沙馬蘭的處女作,實際上這是他的第二部作品(第一部則是喜劇【小鬼一籮筐】),片頭五分鐘,毫無人物出場,光用配樂就做足懸疑的氣勢,緊接著布魯斯威利飾演的心理醫師麥坎,在一開場榮獲了市長頒發的榮耀,這本該是他生涯最巔峰的一天,卻因為家中散落一地的玻璃與電話擾亂了一切,看見了昔日接受他治療卻未痊癒的病患”文森”,不僅離婚、孤獨,還被視為怪胎,連主治醫師都忘記他的姓名, 而射殺他並舉槍自盡,麥坎的老婆也因此患了憂鬱症必須每日看著結婚錄影帶才能安然入睡。   首先是婚姻家庭的議題,麥坎與太太的用餐互動少到如同陌生人般從不交流(其實太太所說的”結婚紀念日快樂”只是在自言自語),雖然表面上是因為他是鬼魂,但背後所傳...
曇花一現的奈沙馬蘭《靈異第六感》(The Sixth Sense)
鯨鯊
靈異第六感
2015-04-30 16:07:03
劇情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