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最佳紀錄片]的文章:


  (本文同步發表於「SJKen的浮光掠影」部落格,喜歡我的文章,請幫忙到「SJKen的浮光掠影FB粉絲頁」按讚,謝謝。)   生死終有數,傳愛滿人間。   隨著醫療科技發達與社會變遷,台灣已然進入高齡長壽化與少子化的年代,在我們的身邊,都可以看到許多步入年老階段的不婚或已婚無子女的長者,以獨居老人的面貌,他們要如何面對「獨老年代」的健康、孤寂與經濟困窘的終老環境,已是整個台灣社會共同的命題。   在「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的指導,,一部由「財團法人天主教失智老人社會福利基金會」籌畫,繼先前《被遺忘的時光》、《長情的告白》兩部紀錄片後,再邀請馬獎最佳紀錄片導演曾文珍耗時兩年拍攝,預定2019年5月31日在台上映的紀錄片《日落之前》(LoveBeforeSunset),首映會現場除了曾文珍導演、影片主角潘宇娥、胡正坤、沈玉山、王綉慧、李正傳、鄒嘉紋皆到場外,包括行政院林萬億政務委員、衛福部社家署簡慧娟署長、台北市政府社會局張美美副局長、車庫娛樂張心望創辦人、宏碁股份有限公司、震旦集團、台灣大車隊、熟年誌以及許多志工夥伴,都出席表達大家對於關懷老人的一分心。   片中以...
《日落之前》--- 暖心關懷互動照顧,映照出人間餘暉最美的容顏。
SJKen在幕迷影評
日落之前
2019-05-29 13:46:25
劇情
9
  影音導讀【XXY120秒評電影】: 法國新浪潮女導演、國寶級電影大師、本屆奧斯卡終身成就獎得主之一、今年高齡89歲的安妮華達,與她年紀相差將近半世紀的法國知名視覺、街頭藝術家JR,一同遊歷法國東西南北大小各地。利用一台大型輸出的照相車,在各個小鎮的牆面進行創作。這對可愛又有趣的忘年之交,讓人感受到藝術與人的關係,其實只要利用一點小巧思,不用太多花俏的作為就可以如此貼近,令人感動。我非常喜歡片中兩人到一家化學工廠創作後,一位工廠的員工對著鏡頭說道:「藝術,本就該讓人驚豔。」是啊,誰說藝術家就該高高至上?誰說那些擺在美術館的畫作才叫藝術?特別的是,安妮華達和JR還特別重現了法國電影大師高達在電影《法外之徒》中,在羅浮宮走廊內的狂奔橋段,無疑是對「藝術」二字的詮釋,透過行動表達:原本讓人感到嚴肅的事情,其實也能夠輕鬆以對,貼近你我的生活。《最酷的旅伴》雖說是本屆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的入圍者之一,但他跳脫了過去奧斯卡最佳紀錄片入圍作品探討的嚴肅議題,甚至加了一點點戲劇元素在紀錄片之中,將紀錄片的「紀實」元素,玩出新的花樣。《最酷的旅伴》不跟你說政治,但透過輕鬆幽默的方式,告訴你藝術的...
《最酷的旅伴》 Faces Places - 藝術,本就該讓人驚豔
XXY
最酷的旅伴
2018-03-23 14:51:25
劇情
9
感謝CNEX舉辦試映,欣賞了紀錄片《對看》,寫實震撼!本片是CNEX2016主題紀錄片影展的選片之一,CNEX是一個非營利性質的民間文創組織,由兩岸三地熱愛紀錄片的人士組成,從2007年起便舉辦主題影展,並持續耕耘至今;今年以「網羅人生」為主題,探討網路的發展對於人們的影響力; 本片的內容描述生活在中國湖南省西部深山的父子,和一位在北京國際學校上學的女孩與母親的情感故事:本片雛形源自於導演葉雲就讀中央美術學院時的畢業錄像作品《對看計畫》,原本僅有16分鐘的雙屏影像短片,為了不讓作品陷入二元論的觀點,也希望能夠更為精準深入,導演花了五年的時間長期記錄被攝者們,到了本片成了足足有146分鐘的作品;本片探討「留守兒童」(指父母一方或雙方外出打工,而被留在家鄉或寄宿在親戚家中,長期與父母過着分居生活的兒童)的社會現象,個人最難忘的片段,就是鏡頭下的孩子肚子餓了,要求他的爸爸起床做飯,但委靡不振的爸爸卻終日躺在床上;家無隔宿之糧的慘況,著實令人不忍!如此情況造成孩子的身心狀態極度不穩定,不僅就學出現了問題,甚至講出絕望厭世的話語,也實在不令人意外......本片令人印象深刻的除了難受的逼人真實...
不忍卒睹的現實:《對看》
韋家豪

2016-09-16 10:41:47
題材
8
《大同》預告片:   《大同》是曾以《棉花》拿下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的導演周浩,於2015年出品的紀錄片作品。記錄了中國都市—大同,雖有個過去輝煌的歷史以及文化遺產,如今卻成為山西省一個重要的煤礦產的城市。破舊不堪的基礎建設和前途堪慮的經濟狀況,市長耿彥波不惜大刀闊斧,宣布了重現大同歷史風華的大規模都市更新計畫,拆除了違建,改善了市容,卻同時面臨了破壞古蹟、債台高築、強制拆遷的民怨。   導演周浩在《大同》中,長期跟拍了這位作風頗具爭議的耿市長,並深入中國社會生活,訪談了許多民眾以及各方觀點。有別於其他紀錄片,《大同》不僅記錄了被拆遷民眾的聲音,以及支持市長作為的群眾意見,同時也忠實呈現了政府方—耿市長的生活作息以及對於都市更新計畫的理念與想法,可說是站在非常中立的角度,記錄這個挑起所有人敏感神經的話題。     也正因為周浩導演的獨特紀錄風格,讓他在本屆第52屆金馬獎上,以《大同》再度拿下最佳紀錄片獎,證明周浩導演的紀錄片實力是值得肯定的。   本網站【幕迷影評】很榮幸邀請周浩導演,能夠藉由本次座談會的機會,分享他在拍攝《大同》時的幕後製作過程,並與許多在場的年輕影評人面對面談話。以下為座談會當天的文字整理:   訪談精華影片:           座談會現場:(由左至右)訪談人葛詩(幕迷影評長)、翁煌德(無影無蹤部落客、新竹市兒童影展選片人)、周浩導演、聞青翔(幕迷駐站影評人)   Q1.導演從記者、攝影師轉變成紀錄片導演,一路走來的歷程能否跟大家談談?   我從2001年開始投入拍攝紀錄片,從原本做了十年的攝影記者工作崗位離開。若你問我為什麼不繼續做記者?因為做記者不好玩啊!有很多人會管你,有很多約束。 在從事攝影記者的過程中,我慢慢發現自己和他人打交道的天賦,是我後續在拍攝紀錄片的時候最大的優勢。利用這...
[專訪] 金馬獎最佳紀錄片《大同》 周浩導演座談會 - 交流、溝通,是我們認識世界的最好方法
幕迷影評  2016-07-11 00:01:50
當「2016台北電影節」正如火如荼地舉行中,7/8的此時,有一部紀錄片《大同》默默地上映了;本片導演周浩的來頭不小,包括前作《棉花》(2013)、去年也以本片擊敗呼聲頗高的《灣生回家》(2015),寫下了蟬聯兩年榮獲「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獎項的記錄;《大同》是一部貼身拍攝山西省大同市前市長推動都更的紀錄片,個人是在「2016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時欣賞本片,當時觀影的感覺,就像是攝影機不存在一般;導演後來有說過,是因為當事人面對鏡頭的片段都被剪掉的緣故(笑),同時也質疑了紀錄片的「真實性」;導演對於人和他們的生活方式特別有興趣,他的第一部作品《厚街》(2002),主題就是從農村到都市工作的農民工,所過的租屋生活,與毒販有著個人交情的《龍哥》(2008),更屬於社會的邊緣角落;導演的其他作品,例如學生準備高考的最後一年,面臨極大壓力的《高三》(2005)、紀錄派出所和醫院眾生相的《差館》(2010)和《急診室》(2013)、以及和《大同》類似性質的《書記》(2009),可以說中國社會的各個階層,都有導演的作品也不為過;由記者出身訓練的敏銳眼光,主人翁本身有無「故事」可追,讓導演在選擇上格外精準,聽了他在「一席」主題為《以紀錄片之名》的演講,更覺得他是一位經常自我思考反省的人;從原本收入豐厚的知名報社記者,主動轉行成了收入不穩定甚至可用「窮困」二字形容的獨立紀錄片導演,也可說是種「求仁得仁」!個人推薦本片的原因,除了多看不同角度的作品,可以增加思維的廣度之外,也是化解矛盾和增加理解的一種方式;和柯文哲市長在處理大巨蛋案件時的焦頭爛額相比,片中市長的魄力,則更令台灣觀眾大開眼界;(純屬個人看法,請勿筆戰)不同的制度以及不同的領導者人格特質在兩相對照下,更有玩味之處!值得一看的本片目前上映中,《棉花》更是只有7/9、7/10兩天的場次,有興趣的朋友不要錯過了!註:除了上映的兩部片外,導...
我看《大同》
韋家豪
大同
2016-07-08 20:19:55
題材
8
    (本文同步發表於「SJKen的浮光掠影」,喜歡我的電影文,請幫忙至我的FB粉絲頁「SJKen的浮光掠影」按讚,謝謝。)   「自從我去非洲旅行多次後,我更加了明白我身為一個歐洲人的事實。  透過電影我試著描述的,是這兩塊大陸之間緊密的協同關係、幾千年來的激烈辯證,我想描寫正在相互摩擦碰撞的不同世界。  這種拍攝電影方式的本質不只是檔案紀錄,也探索著你的感知感受所及。通常,這比顯而易見的真相,涵蓋了更多的真實。」  ---雨貝.梭裴(HubertSauper)   上週四晚上前進西門町新光影城,觀看第十屆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TaiwanInternationalDocumentaryFestival,2016.5.6~2016.5.15)焦點導演雨貝‧梭裴(HubertSauper)最富盛名,耗時20年持續關注追蹤拍攝「非洲三部曲」中的第二部曲,也是榮獲2004歐洲電影獎最佳紀錄片,與2006奧斯卡最佳紀錄片入圍提名的作品「達爾文的噩夢」(Darwin'sNightmare)。     焦點導演雨貝‧梭裴(HubertSauper)這次將親自來台與影迷面對面進行映後座談,這次一共帶來五部作品參展,包括了上一篇介紹的三部(第十屆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焦點導演」雨貝‧梭裴(HubertSauper)早期作品集---茍活,極盡所能的生命掙扎。 ),分別是  「漂流馬戲團」 (OntheRoadWithEmil,1993)  「在我們的故事裡孤獨」 (AloneWithOurStories,2000)  非洲三部曲首部曲「基桑加尼日記」 (KisanganiDiary,1998)  還有本篇介紹的非洲三部曲二部曲「達爾文的噩夢」(Darwin'sNightmare),以及非洲三部曲末部曲「以朋友之名」(WeComeasFriends...
第十屆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達爾文的噩夢」--- 非洲「維多利亞湖」的生態浩劫與人性悲歌。
SJKen在幕迷影評

2016-04-25 00:59:26
題材
10
參考完整入圍名單:2016年第88屆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入圍名單 參考完整入圍統計:2016年第88屆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入圍統計         頒獎典禮將於台北時間2016年2月29日上午9點開始! 請密切注意【幕迷影評】網站,我們將隨頒獎典禮實況做即時更新! 一同為得獎者喝采!...
[第88屆奧斯卡特輯] 選出你心目中的...最佳紀錄片
幕迷影評  2016-02-25 13:5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