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媒體]的文章:


對於影集的定義是什麼? 在Youtube看到這部影片時候第一個想法,這部片很短只有10多分鐘 卻被冠上影集,讓我滿驚訝的,新媒體這個管道出來時候,通常被冠上都是短影片、微電影這一類的說詞。 讓我產生了好奇想觀看的念頭。 同性議題的影片在我記憶中幾乎都是那種激情的床戲、深吻尺度普遍頗高居多,不免俗我的先入為主觀點也是,這類影片應該也是這樣風格的吧? 只是Youtube對於這一類控管很嚴格,如果要開盈利基本上不太可能會出現過於激情鏡頭吧? 直接給一個黃標,什麼都別玩了,抱持這個想法我點開了影片,節奏很尬,第一遍真的搞不懂整體主角人物關係,重點很難抓,只有一個想法就是她們在10多分鐘內塞入所有關係角色的內容進去,除了顏值劇情再說什麼,沒有任何印象點存在。 對於不太接觸這類議題的人,只有二個字「難啃」、「很尬」。 強烈讓我感受到這部劇的編劇,感覺很稚嫩,一般老派一點的編劇時間太短大多選擇會直接刻意捨去過多的人物直接帶入主要角色,然後導演想隱諱表達利用分鏡走位剪輯等等技巧蓋過這份稚嫩還是展現青春期曖昧那種氣息,只是太雜亂片長又不夠,整個被掩蓋住,完全沒辦法注意到劇情,變得很乾。 ...
Youtube 看到一部叫做親愛的天王星GL新媒體影集
看心情業餘評論

2021-03-16 20:30:44
爽度
8
部落格版面  IG版面 新天堂樂園一共有三種剪輯版,分別是在義大利首次上映原版,最多人看過的國際版,以及導演剪輯版,原版片長落在2小時30分左右,國際版大約2小時,導演版則接近3小時,這次在台灣上映的新天堂樂園,依然是獲獎無數的國際版,除了院線重映,台灣線上影音平台Catchplay+,跟我有訂閱的myvideo也都是國際版。  相信你只要是在台灣讀書,應該都有寫過週記這項作業,我在高中時,把週記拿來寫當週看的電影,把自己小小的心得,推薦給班導師,正巧我的班導師是國文老師,她蠻常會問我最近看了什麼,她也鼓勵我之後可以朝寫影評的方向,我第一次知道新天堂樂園,就是經由老師推薦,不過在大學之前,我雖然會看劇情片,但是文藝劇情片看得比較少,因此直到現在才真正朝聖這部經典作品,本片主角Totò經過30年才回家鄉,我正巧也是本片在台問世30年才進場。 這是一部,電影相關從業人員,甚至是熱愛看電影的人,會超有共鳴的作品,童年的Totò鬼靈精怪,拿牛奶錢去看電影,收集各種膠卷底片,對於放映機的好奇,到了青年時期開始拍攝日常,中年甚至成為大導演,熱愛電影的你,或許也做過類似的事,或已經是電...
獻給電影人的真摯情書 新天堂樂園(Nuovo Cinema Paradiso)國際版
我曾經聽過一個寓言故事,有一對感情很好的兄弟,哥哥完成夢想,如願以償地成為主播,卻發現所做的報導不見得都是事實。於是他和弟弟約定好,當他播報的新聞是假的,就會在報導的時候眨眨眼。弟弟一直靠這樣的方式辨別真假新聞,但是有一天哥哥升官離開主播台後,弟弟卻再也分不清哪些是事實,哪些是假象了。 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震撼真相》,描述獨立媒體記者強納森(伍迪哈里遜飾)與華倫(詹姆斯馬斯登飾)運用情報搜集與資料考證,企圖挖掘美國政府攻打伊拉克的真相。九一一恐怖事件後,時任美國總統布希宣佈進軍伊拉克,誓言消滅海珊政權。相關政府官員不斷向大眾說明海珊政權對美國可能造成的威脅,主流媒體也相繼報導足以佐證的相關訊息,例如海珊擁有大規模毀滅性武器。大眾對此深信不疑,只有奈德里特報業秉持懷疑的態度,拆穿層層謊言包裝,追查事實。 傳播學中有個「守門人理論」,意指新聞媒體從各種消息來源獲得大量資訊後後,進行編輯、刪減、篩選的過程,為資訊選擇做把關的角色。隨著時代變遷,資訊傳播速度日趨快速,卻也為篩選程序帶來嚴峻的考驗。許多尚未經過證實的新聞立即被傳播,但後續澄清的訊息傳遞卻不及前者的十分之一。新聞一致性地報...
《震撼真相》— 媒體新聞存在的價值
Sylvia
震撼真相
2018-07-22 20:01:44
劇情
9
雖然本片早已上映許久,但每當電視有播放的時候,總是停下手邊的遙控器忍不住的多看他幾眼,我真的不得不說傑克葛倫霍的演技實在太棒了! 故事講述路易斯布魯原本只是一個求職碰壁,得靠偷剪鐵絲網等非法勾當賺取微薄生活費的男子,在某一天目睹一件意外車禍後,發現一個可以賺大錢的方法,就從此開啟了路易斯的新聞記者之路。  一開始從一台簡單錄影機慢慢地換了一台專業的錄影機,從原本的一個人也開始雇用助手幫忙變兩個人。路易斯很聰明,他的學習力很強,輕易地掌握記者這條路,也很善用話術,能一邊讚美你又能同時一邊威脅著你,總能在談判中得利又能同時精準攻擊對方的要害,這中間轉變來的很快,有時會讓人措手不及,但這就是路易斯很可怕的地方。 電影整體來說節奏算流暢,只是會讓人覺得很沉悶,但又會有一種很真實的感覺。再來角色的設定很成功,找傑克葛倫霍來演真的非常適合,能夠把路易斯演得讓人不寒而慄,讓沉悶的劇情有一絲可看性。唯一可惜的是最後的結局收尾沒有很好,不過就整體來說雖然本片沒什麼爆點,但光是看傑克的演技其實就很值回票價了。 《獨家腥聞》也諷刺著現今媒體的道德觀,這或許也驗證了現在的人常講的一句話...
《獨家腥聞》小時不讀書,長大當記者
晚安山丘
獨家腥聞
2017-08-31 16:28:53
演技
10
《金錢怪獸》(2016)[8/10]       金融體系的恐怖在年初的《大賣空》已經詮釋的非常精采,以諷刺新聞媒體狗血娛樂化為題材的電影也多不勝數,而在攝影棚中上演挾持戲碼,在我心中大概沒有電影可以超越韓國電影《恐怖攻擊直播》。《金錢怪獸》同時擁有這三樣恐怖元素:金融、媒體、挾持,而且它同時又深入揭發更深一層的恐怖:這個社會在面對這些危及自身的恐怖時居然還能當作玩笑看待,身在危險中卻無關緊要,還有什麼比這樣的無知恐怖?  要是大家都知道在這個社會不管多努力或多團結都無法扭轉局勢時,就會變得越來越沒有信心,也就會越來越沉悶,大家把改變視為天方夜譚,就沒有人會看重自己的所作所為。每個行為都被當作玩笑、不再有人願意負責任,這個社會就真的是病入膏肓了。雖然《金錢怪獸》某個角度有點像是喜劇片,但個人看完的感覺是非常沉重的,導演將正在醞釀中的社會現象搬上檯面,要是沒有人在願意認真看待任何事情,連出人命都覺得稀疏平常,那整個社會會變的絕望,既得利益者會更肆無忌憚。   (以下有雷)   可能是這個社會和平了太久,可能是資訊傳播的快速讓大家知道這個世界無奇不有,要是沒有實際的威脅大家...
《金錢怪獸》這是個玩笑開太大的社會
欸冷
金錢怪獸
2016-05-22 15:47:48
劇情
9
   故事講述一個婚姻與事業都瀕臨破滅危機的記者許武赫(曹政奭飾演),無意間接到線民電話,以為掌握到連續殺人案件犯人的線索並做成獨家報導,沒想到一切都是天大的誤會,但這時他處在新聞的浪頭無法輕易脫身,而連環殺人事件的走向居然往他報導的方向發展,整個情況愈來愈失控,一發不可收拾。  如果看大綱以為是什麼嚴肅的懸疑犯罪電影,那就錯了。  雖然在某些情節中還是保留著緊張刺激的調性,但整體氛圍其實十分的輕鬆幽默,很多細節都抓準生活中的現況呈現出荒謬或莞爾的一面,比如說一群記者追著刑警隊長問問題,一窩蜂的湧上小隊長給推倒了,記者們也壓著他堆積成一地;又比如說許記者獨自一人追蹤嫌疑犯的車時,準備用手機錄影,一打開卻被自拍模式前鏡頭的自己給嚇到。  諸如此類的幽默小笑點,以及縝密的劇情編排,是我喜歡這部電影的原因。  看似荒謬至極卻又遊走在現實邊緣的發展,讓整個事件說來可笑,卻又能讓人接受諒解,認同這些人的言行雖然不符常理但也有他們的合理之處,並不會太過牽強到讓人想翻白眼的地步。  這邊先不透漏太多故事劇情,將重點擺在整個荒謬故事背後想呈現的議題。  在看電影的時候,其實有很多地方都會聯想到台灣的現...
《奪命頭條》真假不分的社會
Allison 艾厲森
奪命頭條
2016-01-23 12:56:05
劇情
8
  這篇文章是在2013年4月18日發表在PTT電影版 作為回覆以下的問題而寫的一篇長文。   我後來在4月19日做了一些修正和補充,在和版友elfguard討論過後,修改了關於底片這邊的說法。   另外,我寫這篇文的宗旨,其實是希望更多不熟悉這些知識的朋友能夠沒有壓力的瞭解,所以我在解答當中,儘量排除使用專有名詞來解釋,如果真的有需要用到專有名詞的情況,也會解釋這個名詞,因為我個人的認知當中,文章寫出來就是要淺顯易懂,而不是賣弄詞藻故弄玄虛的~所以一些有專業背景的朋友們如果覺得我使用的形容太過簡單的話還請見諒。   另外,因為我自己的工作是剪接師與編導,媒體業事實上分工很細,所以我並不見得一定會非常了解攝影或是動畫等所有的影音工程,目前這裡的解釋有很多是來自於平日工作時遇到的情況以及一些專業人士所提供的說法,坦白說我自己並不敢保證自己全都是對的,如果有人要指正我的錯誤,歡迎提出,我會回去詢問影音工程專業人士,並且隨時修正我在小屋的那篇本文。   引述《yor73275roy(黑豬)》之銘言: 有時候看電視轉到一些電影台都已經改放高畫質的電影,雖然真的是超級清楚,可是看起來就是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怪,很清楚但很不真實,反而看一些以前的電影,像教父之類的,雖然有一點糊糊但卻很自然,不知道有沒有人有跟小弟一樣的感覺?   這個問題其實有點小複雜,有幾種可能   1.先天性的底片的化學反應方式與電子攝影機的差異 首先,底片這種東西是類比的,而電子攝影機則是數位的。   底片的原理,是在一張焦片上頭塗數層化學藥劑,就像蛋糕一樣一層一層的,每一層藥水產生化學反應的時候就會顯現出不同的顏色,當拍攝的時候,鏡頭的光跑進攝影機裡頭裝好的底片,光線照到那些塗層就會起反應,所以底片本身在感光的時候,由於感光是用化學反應的關係,人物的輪廓就有一種像水墨...
[專題] 畫質太好的電影看起來很怪?
半瓶醋  2015-05-23 16:44:07
在兩性相處中,我們往往活在彼此控制的世界,為了適應伴侶的缺點而一再妥協、假裝,但過度的禮讓就會喪失主權,在家庭中往往都是母親較強勢(尤其是在我的生長環境更常看到),這種狀況從行為、言語、金錢到心理都有,當佔有慾過於強烈,就會是控制狂(ControlFreak),這樣的愛情到底是因為需要?還是自己想要?     去年年底由瑞絲薇絲朋監製的恐怖片【控制】以驚世駭俗的情節震撼觀眾,導演大衛芬奇甚至請來原著作者吉莉安弗林改寫小說結局,會如此另我感到新奇是因為少有作者會親身參與這重大的改變,無論改編的如何,省略了哪些東西,都一定是原汁原味,作出最好的決定(而大衛芬奇也是她心目中理想的導演人選),但實際上的變革就只有主角尼克原本要做的反擊,他打算出一本名為”PsychoBitch”的自白書,卻因為妻子愛咪使用冷凍精子懷孕,而讓他的計劃作罷,那麼既然結局都會回歸原點,看來這項宣傳無疑只是為了炒作話題。     就英文片名的”GoneGirl”而言,“Gone”有神奇(wonderful)、傑出(excellent)的涵義,也與片中提到的”酷女郎”(coolgirl)形成雙關,而小說採用愛咪與尼克交叉的第一人稱敘事手法,也在此片繼續沿用,除了可以陳述當事人未知的恐懼,還可以讓故事的脈絡更加條理分明,而計劃失蹤的部分也參考了”美國加州殺妻案”兇手ScottPeterson的案件。     片中敘述尼克與艾咪是對人人稱羨的完美夫妻,但就在結婚紀念日五周年當天,與妹妹玩完大富翁的尼克一回到家便看到家中空無一人,原以為又是玩和過去一樣的「尋寶遊戲」,在家中四處故佈疑陣, 於抽屜等處藏著一連串”線索”信件,但就在他看到被擦拭的血跡時,他就知道苗頭有些不對勁,直到警方上門時,警察卻對尼克產生懷疑,除了他異常的冷靜外,竟然對太太的血型、朋友、父母一概不知,不禁啟人疑竇,但事實...
婚姻是愛情的墳墓《控制》(Gone Girl)
鯨鯊
控制
2015-02-20 10:20:17
氣氛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