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Y
423 篇文章
if you don't stand for something you'll fall for anything.
Sucker Punch 殺客同萌

回文 RE: 賈小米看《海底總動員2:多莉去哪兒》:皮克斯回來了!

2016-07-12 16:47:18


借標題討論~

 

其實我一直很好奇
大家時常提到幾部像是《汽車總動員2》、《勇敢傳說》、《怪獸大學》、《恐龍當家》等皮克斯作品
真的是所謂的爛片嗎?


2011年6月上映的《汽車總動員2:世界大賽》
在Metacritics上的表現是57、爛番茄只有38%的新鮮度、IMDb上也只有6.5

嗯...對,或許評價不佳
但這部動畫至少也得到了金球獎最佳動畫長片提名、土星獎最佳動畫電影提名、安尼獎最佳動畫片提名
穩住了某些基本水準(公關吧...)

我只能說,《汽車總動員2:世界大賽》的表現
證明了就算是迪士尼大老、首席創意總監、皮克斯創始元老的約翰拉薩特,也有可能恍神的時候

 

2012年6月上映的《勇敢傳說》
在Metacritics上的表現為69分、爛番茄78%的新鮮度、IMDb上也有7.2
表現算是不錯
而且獲得了2013年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獎(獲獎)、英國電影學院最佳動畫片(獲獎)、金球獎最佳動畫片提名的好成績
怎麼會說是爛片呢?
而且這部電影的三位導演
分別是被譽為布萊德博德大徒弟、長期在皮克斯擔任故事編劇的馬克安德魯斯操刀
以及曾為《埃及王子》聯合導演的布蘭達查普曼
加上曾在光影魔幻打滾多年的史提夫普賽爾

三個人不論在故事編劇、女性觀點還有動畫特效技術上都互有所長
《勇敢傳說》不只說是一種實驗性的嘗試,同時也是第一次將女性為主角的挑戰
我個人認為《勇敢傳說》在上映後宣傳不足
加上該年度暑期強檔片像是:《黑暗騎士:黎明昇起》、《蜘蛛人:驚奇再起》、《攔截記憶碼》、《神鬼認證4》
相較之下,《勇敢傳說》的討論度沒有像過去《玩具總動員》、《怪獸電力公司》等作品火熱而已

 

2013年6月上映的《怪獸大學》
在Metacritics上的表現為65分、爛番茄上有78%的新鮮度、IMDb也有7.2
該年只獲得了安妮獎最佳動畫片入圍

但我身邊很多朋友對《怪獸大學》的評價都說不錯
和2001年的《怪獸電力公司》比起來
確實少了那一點感動的氣氛
可是就描寫大學生活套用到怪獸的世界觀來說
算是不錯的佳作

我個人認為最大的原因
可能是因為《怪獸大學》少了當初彼特達克特這位大將坐鎮
反而由動畫藝術師出身的丹史甘倫執導
少了那麼一點劇情的流暢和細膩的劇情成分

可是呢,《怪獸大學》的製作預算為2億美金,最終全球票房7.4億美金,在商業上是非常成功的


至於2015年底上映的《恐龍當家》
在Metacritics上表現為66分、爛番茄保有76%的新鮮度、IMDb上則是6.8的表現
算是題材新鮮但表現平庸的作品

我個人認為主要的原因在於《恐龍當家》是一個和《怪獸大學》相同等級的概念性實驗作品
全部交由皮克斯內部的美術人員負責
所以電影製作的重點在於畫面的營造和動畫技術的運用
在故事上當然矮了一截

但不論如何,《恐龍當家》還是在金球獎最佳動畫片上入圍
嗯... 我想可能真的和光明會的陰謀有關係...

 

 


以上結論呢
我個人認為,足以看得出皮克斯動畫公司的企業精神
不斷嘗試新的題材
說出這些保有赤子之心的電影人,心中那則純真的故事

在動畫故事以及技術上,雙列火車同時並行
精進自己的技術
我想這才是我們應該欣賞的地方

而不論出品的作品多爛
受到多少評論的毒舌批評
皮克斯仍然走穩自己的步調而非盲從
原本元老級的領頭羊也逐步交棒給下一代的製作團隊
我認為,這也是皮克斯動畫讓我感動的地方

 

 

海底總動員2:多莉去哪兒 Finding Dory     尋獲尼莫一年後,多莉、馬林、尼莫在大堡礁過著安穩的生活,然而過往的回憶不時呼喚著多莉,多莉決定前往尋找家人的旅程。     在《恐龍當家》的影評中,我曾寫道:「曾經是世界上最有創意的公司,如今竟然也淪落到原創作品沒新意,得靠不停出續集來維持營收的窘境」,皮克斯在2010年《玩具總動員3》後徹底走下坡,一連《汽車總動員2》、《勇敢傳說》、《怪獸大學》三部讓人失望的作品,去年《腦筋急轉彎》的意外驚喜,隨著《恐龍當家》再次希望沒落,對於一部深受我喜愛的《海底總動員》續集,多半持著懷疑的恐懼,但這次皮克斯著實讓人再次驚豔。     皮克斯新作《海底總動員2:多莉去哪兒》,由第一集導演安德魯史坦頓回歸執導,當年配音陣容多數再次聚首,還新加入艾卓斯艾爾巴、威廉丹佛、雪歌妮薇佛等大明星開金口助陣,為近年聲勢大不如從前的皮克斯,注入全新血液與新希望。     相隔13年,續集《海底總動員2:多莉去哪兒》換了主角,尼莫父子依然在,不過故事焦點在健忘的多莉身上,這是一個全新的冒險故事,但劇本架構多半與第一集類似,採以雙支線方式進行,一方是勇於前進尋親的多莉,一方是在後苦苦追趕的尼莫父子,過程中,多莉結交夥伴(或舊識) 一同踏上冒險,而馬林則是再次學會彼此信任與放手。 馬林因為喪妻,對生活中的危機感到膽怯,從小對尼莫的過度保護,釀成第一集的意外悲劇,為了拯救被人類捕捉的尼莫,不甘情願踏上橫跨太平洋的旅程,最終從尼莫身上學會衝撞的勇敢,也體悟到總有一天必須放下傷痛,放下對兒子的守護,父子之間的雙方政治,蛻化彼此,也修復父子關係。     同樣的論述被移植到《海底總動員2:多莉去哪兒》,強調家人之間強烈的聯繫,無論天涯海角都要尋獲對方的愛,正如馬林的尋子之旅,其中還包括馬林對多莉的不放心,到最後學習到「多莉精神」,只管嘗試各種可能,激發出無限的大千世界。這就是皮克斯作品千古不變的精神,就像艱險旅途的玩具、對抗天敵的螞蟻、行為古怪的超人家族、成為大廚的老鼠、被遺棄的機器人、環遊世界的老人、總是闖禍的憂傷精靈,即使少根筋,或是不被世界接受,他們都很勇敢,都相信只要嘗試就有希望,更多時候,因為多莉的失憶、無法多想,這種魯莽與衝勁,在皮克斯的世界成為盡情揮灑發展。畢竟現實中我們難免瞻前顧後,有多少人能跟多莉一樣勇往直前?     多莉:「難道我遇見你是事先說好的嗎?不要計畫,生命中最美好的事都是隨機發生的。」     《海底總動員2:多莉去哪兒》一如所有皮克斯作品,傳遞如此正面的訊息,總是把缺陷轉化為優點,水族館裡少了一隻腳的章魚「七逃郎」、幾乎全瞎的鯨鯊「命運」、喪失聲納功能的座頭鯨「貝里」、腦袋有點問題的鳥,這個故事到處都是身障者,但他們最後互相配合,發展出互補的無限可能,終於達成使命,「天生我材必有用」活生生又是一則皮克斯寓言。當然更重要的是多莉,表面是尋找父母與家鄉,實際上是找回她自己,她的冒險充滿挑戰與心碎,但她總能大而化之(或是說根本忘光),還能呼朋引伴一同化解危機,最終啟發身邊的伙伴踏出舒適圈。     多莉:「幸好我其他的家人都平安無事。」     《海底總動員2:多莉去哪兒》演至這段簡直逼人眼淚,皮克斯電影的萬用公式「拯救、修復、釋放」再度放大,家的概念更加寬廣,害怕自己的不完美拖累心愛之人,無論有無血緣關係,彼此都在身上找到不可或缺的羈絆,即使找不到親生父母,也找到了自己所愛。就像《天外奇蹟》、《腦筋急轉彎》,他們學會接受自己的命運,找回活下去的勇氣,牽起手踏上幸福的結局。     曾經執導《海底總動員》、《瓦力》的安德魯史坦頓,即便跨足真人電影《強卡特:異星戰記》遭遇慘敗,這次重回動畫長片,《海底總動員2:多莉去哪兒》故事節奏掌握得極為出色,皮克斯不斷精進的算圖技術,提供相當精美的視覺觀,海底的風光迷人不已,陽光透入海水的波動宛如一場舞蹈,讓這趟冒險故事多了份浪漫。     喜歡我的文章,歡迎來米粉絲團   部落格版請點這裡



海底總動員 小丑魚

留言
或您可以完整的文章回應 點此回文
XXY
2016-07-12 22:50:12

嗯??
壕G的意思是都很喜歡嗎??

壕G
2016-07-12 19:15:57

其實當我看到《勇敢傳說》和《怪獸大學》的名字出現在那句話裡時,
我也瞬間覺得自己活在另一個世界。

電影相關文章


院線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