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在是一部極度平緩、難以全程聚精會神的電影。剛剛看完了法籍越南裔陳英雄的專訪,稍稍釐清了他試圖傳達給觀眾的氛圍。但電影是音樂跟影像的產物,若所說之事必須靠額外的文字闡述,電影就失卻了它原本具有的對話性跟故事性。我之所以不太喜歡《愛是永恆》,其實也不能完全歸咎在這原因。它說了一個大家都聽得懂的故事,講了一件大家都感受到的情感,但它的撞擊太淺太輕,沒有陣痛、也沒有餘韻。
導演的專訪裡提到,他看完原著小說後深受感動,著手開始寫劇本。第一版劇本落於既有電影形式的巢臼,再次閱讀劇本卻未能帶給導演原著傳達的感動。於是他決定跳脫這個大家熟悉的電影閱讀模式,寫了一本「沒有對白」的電影。
採訪能將這個舉動講的中氣十足,但拍成電影之後,身為觀眾我看到什麼呢?首先,電影並非真的沒有對白啦!但這麼說也完全不誇張,因為所有所有的劇情推進,都完全不依靠對白、甚至連角色的動作似乎也沒有對劇情的延展有任何幫助。電影結構像是一本極度精緻的繪本,旁白就是繪本的文字。每一次畫面切換、旁白響起,真的就有一種翻動書頁之感。滿多時候我都覺得我好像在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這本書怎麼會動啊....
形式本身沒有好或壞,全憑觀者自己的主觀意識。《愛是永恆》的確藉由這個形式打破了電影敘事的常規,實屬新意。然而故事本身也讓人有種飄飄然之感...沒有大起大落、沒有大喜大悲。淺看文字,好像同你我一般的人生,但它不似是枝裕和一般貼近你我的日常、也不是Woody Allen詼諧地看待生活。它想傳遞時間流逝之中的愛,但這些愛用了無數的抱啊吻啊跟微笑,就意圖讓我們感受到似水年華般的淵遠流長,我自己是沒有被說服。母愛不只是親親嬰兒、情慾也不只是床第之事,導演鮮少透過其他動作或情節設計來傳達這份「愛」,使訴說的感情流於形式之中淺淡的旁白文字,看完電影也都不記得了。
而且!(再插一刀)實在很不喜歡最後突然來個時空大跨越,現代的大抱抱。雖然旁白試圖帶出這段關乎歷史流傳之下的家族之情,但習慣了地毯、花叢跟吊帶褲,一時之間看到牛仔褲可真是出戲到爆。
雖然故事平淡,但整部片可以說是 超 級 美,這個美全來自畫面,藉由攝影、美術、服裝、場景、當然還有演員自己,撐起《愛是永恆》的古典法國之美。這部片的攝影是王家衛導演御用的李屏賓大師。全片也符合主題調性,在燈光上維持著和煦溫暖的黃色基調;鏡位除了直視情感的大特寫之外,也多次使用了前框法框住片中的女性,呈現當時代女性對於家庭的奉獻與投入,也在多次出現的葬禮場景使用,營造肅穆壓抑的氣氛。電影的美術跟服裝也華麗動人,法國女人怎麼能零死角的美麗!就連在女人最容易邋遢的懷孕跟年邁時期,依舊風情萬種。
我最愛的兩個法國女人Irène Jacob(雙面薇若尼卡)跟Audrey Tautou(艾蜜莉的異想世界)也都在裡面擔綱演出,其中Audrey的角色更時橫跨老中青,雖然演技方面,電影的敘事讓她也沒啥多餘空間可發揮,但化妝跟神態仍然極好。
總結一下,《愛是永恆》在結構上的嘗試十分勇敢,卻也使情感減半。全旁白的敘事無法造成情感堆疊,常常覺得片中的人哭的突然也笑的突然,我自己覺得難以感同身受。整體故事脈絡平淡之餘,到後期也時常有時間軸的跳躍,在閱讀上滿吃力的。但畫面極美、演員極美、說實在的也是一個美麗的故事,若你願意給自己這個嘗,記得帶杯黑咖啡進電影院!
故事劇情:5
氣氛營造:7
演技表現:5
題材鮮度: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