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篇文章

影評 寫寫文字:你的名字-傳統

2016-10-18 16:38:35


看完你的名字後,再次對於日本動畫能將傳統文化帶入電影之中,又與劇情融合地如此完美,可說是不僅不突兀,更是因為有傳統文化的出現,反而對電影是一種加分的表現手法。

    在你的名字中,無論是逢魔時刻的黃昏、口嚼酒的神聖性,抑或是編繩這項傳統藝術的長久歷史,放入劇情後,除了對於日本文化又學了寶貴的一課外,關於劇情的深度及吸引度,更是有絕對加乘的效果,讓觀者如我在觀賞電影時,得以更加地投入其中,並在看完電影,對於整個故事能夠再三回味,再三沉浸於故事之中,久久不能自拔。

    這是作為動畫監督的新海誠的巧思,也是他的用心,故事的靈感起源自日本平安時代早期女和歌歌人小野小町的作品-「如果知道那是夢」的內容:「夢裡相逢人不見,若知是夢何須醒。縱然夢裡常幽會,怎比真如見一回」。

    以此作為出發點,並在考究了歷史、考究了傳統之後,將這些本該龐大索然無味,可說是幾近塵封的資料,適當地編入故事之中,這樣的作法,不只是增加了故事的基礎與厚度,也使得原本以青春為主題,那種看完即忘的純愛系動畫電影,成了一部值得一看再看、回味無窮的電影。

    而如此富有深度的手法,並非由新海誠獨創,在日本各式各樣的作品中,將傳統文化入於作品之中,其實並不少見,甚至可說是族繁不及備載,但因本篇評論是以「你的名字」作為敘述的起始點,便不再多加贅述。

    面對這樣的情形,除了讚嘆、除了欽佩,除了從看完電影直到現在,仍深陷於扣人心弦的故事外,我也不禁開始思考,思考著為何日本可以?新海誠可以?你的名字可以?而我們……卻無法做到?

    我們有自己的歷史,雖然錯綜複雜了點;我們有自己的文化,雖然多元豐富了點;我們也有自己的傳統,雖然不盡相同,可我們仍然是有,哪怕正一點一滴地消逝之中,可這也不代表著我們生長的這塊土地,並非是那麼狹小、淺薄的存在嗎?

    更何況當這些歷史、文化、傳統以不可思議地速度被人遺忘、不受重視之事,已成了不能在視而不見的殘酷,既然如此,那為何我們無法像日本、像新海誠、像你的名字那般運用自如、游刃有餘?

    是因為我們對於自身的根沒有自信,所以做不到?還是因為在心底深處,我們從未重視,更甚之地是就算好不容易真有人那麼做了,也會選擇嗤之以鼻,不屑一顧,所以連嘗試努力、嘗試運用的可能性都將之否決,反對到底,如同將近二十年前的魔法阿嬤那般?

    然而,話說回來,雖然筆者不是位以寫字、寫故事維生的專業作家,可偶爾仍會寫些小故事、小短篇,只是在些少少的作品之中,卻也沒有一篇作品是從歷史、文化、傳統作為靈感的原點,又怎麼能以此作為延伸呢?

    看看日本,想想自己每當看見、每當欽佩著他人可以將自己的文化融入傳統之時,我們又是怎麼做的?

    別的不說,光是看你的名字最終呈現出來的成品,可以在日本造成百億票房的熱潮,也可以在台灣未正式上映前便引起廣泛的討論,便在在證明著只要運用的好,加入歷史、文化、傳統,也能造成不小的話題與熱度。

    雀躍的是,近幾年來台灣與日本相比,雖然還是少了許多,可還是有些立基歷史、文化、傳統並引起不少關注的電影,如:總舖師、陣頭、父後七日、賽德克‧巴萊、一八九五等電影作品,是個很好也值得令人歡心的開頭,令人期許未來的日子能看見更多這樣的作品。

    除此之外,筆者也會開始嘗試這麼做,哪怕困難,但總要踏出第一步才有完成的可能,才有至少一篇屬於自身歷史、文化、傳統的作品,而不是總羨慕著他人,自己卻做不到。

    只不過在開始行動之前,先讓筆者好好沉浸在「你的名字」的劇情故事中吧!畢竟,好電影確實值得我們一再反芻與回憶。

如欲轉載,請標註來源!!

寫寫文字


電影爽度:6
故事劇情:8
氣氛營造:9
演技表現:9
題材鮮度:6

#你的名字 #yourname #動畫 #電影 #日本 #新海誠 #歷史 #文化 #傳統

留言
或您可以完整的文章回應 點此回文

電影相關文章


院線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