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 篇文章

影評 【愚行錄】善惡之間

2017-06-07 21:54:49


 

 

 

看完「愚行錄」的當下,心頭有股說不出的鬱悶。

雖然早就知道這是齣看了會心頭沉重的電影,但當前面所有的殘骸線索拼湊完整,織就成一幅巨大可怖的人性顯影圖時,你仍被直曬焦灼的真實逼視到無法透氣。

電影改編自貫井德郎的同名小說,波蘭留學的日本導演石川慶了小說中記者田中(妻夫木聰)一角的分量,藉由他與滅門血案相關人士的訪談,重新耙梳了受害者與可能的關係人當年治益棼的人際關係,進而檢視日本M型社會下牢不可破的階級關係。另一方面,因虐童而入獄的妹妹光子(滿島光),她與哥哥兒時深不見底的秘密逐步被接露。

曾有很多人說這是齣不好影像化的作品,誠然在密密麻麻的文字中,交迭登場的角色裡,導演要怎麼擇定他的視角,凸顯那些重要的情節,進而傳達小說最重要的意旨,無一不考驗著石川慶的功力。電影開頭那段小說沒有的情節,無非就是導演替本片定調的關鍵戲碼:當我們看到一名老人叫田中起身讓座時,田中斜睨了老人一眼,起身後裝肢障人士故意跌倒,到下車後才冷然地回頭看那些自煦為正義之士的人們。

這個橋段徹底為「愚行」下了最好的註腳:究竟是忽略博愛座是應讓座而非得讓座的老人愚昧?又或挑釁社會主流觀以另類正義魔人居之的田中愚昧?導演沒有做出定奪,而是讓我們看見,所有的人們,都用著一把尺,丈量自己的世界。

我們追尋自己的成功,愛情只是籌碼;我們踐踏他人的友誼,不在乎別人真心交陪;我們愛到瘋癲有了小孩,卻把日後最重要的生養閒置一旁。

我們拿我們想拿的,要我們想要的,因為世界告訴我們,當梯子垂下,你就得攀爬,然而通往幸運之門的金幣,只有一枚,不比聰明也無關勤力,端視你出身如何。被殺害的田向和田中的妹妹光子,乍看都為了通往成功,付出了極大的代價;然而先天上的體質不同,身處的環境不同,注定一人在靠近天堂之時,另一人卻掉入無邊的地獄。

導演在鋪排這個故事的時候,沒有用上帝視角,去定奪當中的是非善惡。雖然我們一開始看到田向的鄰居說道:「是誰忍心殺害這樣和樂融融的一家人?」似乎讓觀者處於一個同情受害者的位置。但隨著案情的回溯,眾人回憶的拼貼,似乎一步步模糊這「加害─受害」的必然分際,兩造的最後處境不必然是她們過往的強弱態勢,我們無法冷靜的看待這齣悲劇的原因不只是「這世上怎會有這麼殘忍的事會發生」,而是這樣的事,其實天天在發生,而【愚行錄】我們看到,緩緩催生這齣悲劇的,其實就是人類愚不可解的天性。

如妻夫木聰在訪談中提到:「很少有作品會直指人類是如此愚蠢的生物。」愚蠢的人們不會知道自己愚蠢,同樣也不會了解自己所行之事為愚行。回到光子的故事那頭,無可迴轉的身世,上一代的愚行導致下一代的,代代相傳,宿命無法拆解,秘密暗自生成。攝影機不時俯角拍攝體現了光子的悲傷,不斷蔓延的看不見的手凸顯了世界之惡,最終讓原本純良的也增添了一抹黑,徒增悲傷。

很佩服石川慶導演第一部作品就交了這樣傲人的成績,拍出了小說中重要的社會寫實意涵,將人性這樣尋常卻最難拍的層面,藉由視角的切換、真相的不斷堆疊,我們看到了比「滅門案」更駭然的人性景觀。那幽黯的色調、冷冽的音效,引我們一步步走入幽深。角色們不以為意的笑,隱而未宣的悲,更麻木了眾人的日常。當滿島光欲哭無淚,似笑非笑的對著鏡頭獨白,我們似乎全成了主角,無一人能置身事外,全然被收納在導演的影像魔法裡。

 

 

 

 


電影爽度:8
故事劇情:8
氣氛營造:9
演技表現:10
題材鮮度:7



留言
或您可以完整的文章回應 點此回文

電影相關文章


院線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