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哭得最慘的一部,結果寫的時候就混了一堆最近生活的感受下去....
----------------------------------------------------------------------------------------
我已經累了......
業務員青山隆(工藤阿須加 飾)每天工作超過12小時,即便已經豁出生命的努力工作卻還是力不從心,面對部長不斷的羞辱,在血汗的公司耗盡所有的熱情,下班只想著好好的睡他一覺,不要再清醒著面對現實的痛苦,某一天,身心俱疲的隆站在月台邊,看著即將入站的列車,想著要這麼忘掉一切就這麼靠了過去,一名名叫山本的神秘男子及時拉住他,自稱是隆的小學同學,滿臉傻笑、一口奇怪的大阪腔,儘管隆完全不記得這號人物,山本仍然在他身邊陪伴他、鼓舞他,隆也逐漸找回失去的熱情,工作逐漸步上軌道,就在即將完成第一筆大案子時......
探討職場的的題材,我直接聯想到的是年初的《何者》,同樣描寫日本的就業市場,只是一個是準備就業的求職新人,一個是剛進公司的菜鳥員工(劇情差不多還連得起來ㄟ),這也是這個世代共有的課題,不時聽聞過勞而死的新聞,似乎沒有生存的能力就只能死去,但人生就只有這一種選擇嗎?
焦慮
做不下去就辭職不就好了?通常都會這麼想吧,但當你經歷長久的待業生活,已經不知道還有沒有下一份工作,即使被上司百般刁難,總會想著這只是暫時的,等到我上手之後一切就會改變了,至少我是這麼希望的。
或許一部分跟日本的企業文化有關,但我覺得沒有選擇的餘地更讓所有人困在焦慮之中,就像五十嵐前輩,儘管已經拿出最出色的業績,卻仍然要焦慮無法做出更好的成果,因為沒有選擇而焦慮,又因焦慮而看不到其他選擇,只能不斷沉淪在地獄。
"煩死了"
最近常聽到這句話,人在壓力大的時候耐性是很低的,很常能在新聞版面上看見情緒暴躁的人大聲咆哮的畫面,處在這種境地也往往會擋掉試圖關心的友人,片中是沒有太多這種情緒的展現,但是當隆加班接到母親打來的電話時,也流露出不耐煩的情緒,根本沒有餘心考慮身邊的人,這樣的人,當走到最後一步之時,用"想想你身邊的人吧"這種話來開導他真的有用嗎?
救贖
事後想想,電影裡的情節有些過於理想化,也不是每個人都有這種勇氣,痛快的辭職跑到國外享受人生與大自然,電影中更想傳達的是積極面對人生的態度,雖然大部分內容只是超級正面、勸導人改變自我的故事,但是在了解山本的故事之後,我一瞬間完全被這腳色感動了,如果山本的腳色只是擁有相同經歷的"前輩",那就真的像在說教一樣了,但是了解到山本想要彌補失去兄弟的遺憾,與隆成為彼此的救贖與依靠,這瞬間比甚麼勵志的話語都要溫暖。
也許這個世界就是如此黑暗,無憂無慮的追逐藍天只存在小時候與夢境裡,但我們仍然可以成為彼此的依靠,儘管每個人都有各自的路,但不妨在偶遇時結伴共度,推薦給每個與現實奮鬥的同路人。
故事劇情:9
氣氛營造:10
演技表現:8
題材鮮度: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