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評一下...
女主角的扮相與氣質根本就是瑞秋·麥亞當斯的翻版,雖然演出生猛許多,但電影的賣點依舊是劇本而不是她。
希望不會有人借題發揮說「這部片的腳色把校園強暴給輕描淡寫」。
簡評結束。
這部片簡直是拍給天底下宅男跟婊子自慰用的電影。(注意!這仍然是部好電影!)
宅男都可以用這麼簡單的幾個動作就證明了自己跟別的男人不一樣、自己值得美女瘋狂地愛上自己。
而婊子也都是因為心裡創傷所以才會成為婊子,請諒解她們的心理創傷,不然只會讓你成為另一個婊子而已。
(來個人告訴我這不是在自慰......拜託!)
這部電影的兇手讓人毫無同理同情甚至當成一場紅塵鬧劇笑看的空間。
用比較廣義的角度來看整部電影,其實就是把兇手和受害者角度對調後,兩人之間格調高低立判的假設情境。
主角的做人失敗在無形間讓兇手不停的遭遇了一天又一天的難堪失落,但反過來,主角也在兇手無意間遭遇了一天又一天的絕望恐懼...啊!主角適應得很快,快到短短的十六次之間,她就從對兇手的恐懼、轉為痛恨、然後昇華為觀察並反省自己。
我想這就是為什麼主角所以是主角、兇手所以是兇手、我們所以是觀眾的原因。(我們是主角?還是兇手?)
我個人身為一個反女權主義者,看這電影是看得挺開心。(註)
所謂的「婊子」其實就是父權社會下善用父權紅利的女人,她們看準了遊戲規則的漏洞、完全無視何謂溫良恭儉讓的把自己偽裝成女人中的勝利者。
換句話說,她們所追求的東西跟女性主義的訴求並沒有兩樣:擺脫父權男性的控制、追求自己的人生與身體自主權。(基進女性主義宣稱這些女人只是在享受父權壓迫下的男性微薄施捨。──啥鬼?)
只是有些人是因為天生個性糟糕(控制慾強、自視甚高、喜歡瞧不起別的男男女女好發洩自己對社會體制的反感),但也有些人是因為要逃避生命中的挫折打擊...
重點是:因為當個婊子而引來的殺身之禍,請問要怎麼解救?
答案並不是積極的應對以尋求自救。一路上,主角越積極地想要找到兇手,反而越讓她離兇手的真面目越遠。
但反過來認真地當個好人、擁抱傳統價值觀的溫良恭儉讓(還是乾脆說「溫柔女性的三從四德」)一樣一點幫助也沒有。(至少沒能真正成功幫助她逃離死亡陷阱。)
真正的自覺或自我提升,不該是限定了方向的。
如果「妳」可以認為「丟掉高跟鞋跟染金髮讀起性別打結」叫追尋自我,為什麼「她」不可以認為「燒掉性別打結然後去隆乳整形」也是追尋自我呢?
放下傳統、放下傳統的陰暗面、甚至也去唾棄反傳統,認真的去咀嚼自己經歷過的事情,這才是真正存活的道路。
註 :因為我是人道主義者,像女權主義這樣企圖獨佔所有關於「性別平等」「性別解放」的定義與論述權(然後用言語暴力或歧視性標籤攻擊所有不同意他們的人)的謊言學說,我覺得我有反對的義務。
電影爽度:8
故事劇情:9
氣氛營造:8
演技表現:7
題材鮮度:9
故事劇情:9
氣氛營造:8
演技表現:7
題材鮮度: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