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擴展宇宙一路走來顛顛簸簸,高舉「諾蘭監製,堅若盤石」的開山之作《超人:鋼鐵英雄》一推出,便註定了該系列口碑兩極化的波折命運,緊接的《蝙蝠俠對超人:正義曙光》更是烏雲罩頂,引起正負兩方的激烈攻防,相較之下,《自殺突擊隊》的惡評砲火顯得一致許多,《神力女超人》的問世,將好萊塢近幾年的女權之聲帶到全新高峰,雖然電影本身只能算是不過不失,但有鑿於前頭三部作品所引發的諸多分歧,儼然已稱的上是喜出望外。
承續《神力女超人》今年得來不易的好評,耗資耗力更鉅的《正義聯盟》被寄予了更大厚望,掌握著DC擴展宇宙能否持續延展的命脈,然而從實際端出的成品來看,DC與華納兄弟似乎仍處於自亂陣腳的狀態,苦尋不著自身的確切定位。我們都聽過無數有關《正義聯盟》的幕後傳言,舉凡修正調性、簡化劇情、刪減大量篇幅、耗費重金補拍、強化人物互動與詼諧元素云云,而我們也能夠在片中的種種缺失裡頭,找到這些挖坑補洞的顯著痕跡。
2008年之後,好萊塢對於美漫英雄電影的操盤已有顯著的改變,對於故事的嚴謹與精準度其實更加要求,而華納兄弟儼然意識到《蝙蝠俠對超人:正義曙光》先前故事過於刻意的複雜性,於是便索性將電影視之為通俗兒童片拍就,整部片的敘事水平,彷彿頓時又回到了提姆史多利版《驚奇四超人》系列時期的簡易拍法,不知是在華納兄弟的要求下刪去太多旁支末節,抑或早在劇本草案階段便打算走如此「極簡」的路數,但是作為一場世界觀集大成的英雄合體秀,卻只達到2D動畫劇場版等級的粗糙水準,實在令人失望。
DC與漫威諸多的相似性,加上同為六大英雄角色的首度集結電影,《正義聯盟》理所當然地會被拿來和《復仇者聯盟》與之比較。縱觀來看,劇情確實與《復仇者聯盟》並無二致,同樣都是率領一批肉靶雜兵的邪惡神祇和一群不打不相識的變裝癖搶奪某種「神奇方塊」的故事,但喬斯威登親自主導大局的漫威版方塊歷險記劇本更為紮實、各個角色安排妥善、故事轉折富有層次,相較之下,威登僅擔任後勤支援的DC版「火種源爭奪戰」生硬呆板,完全是弱化版的次級品。
《正義聯盟》何以次於《復仇者聯盟》?《復仇者聯盟》是ㄧ部乍看架構簡潔、細節卻暗藏編劇智慧的成功電影,喬斯威登不急著把英雄們聚集起來,並馬上將他們丟入一連串的動作場面,相反地,他花了很多時間在鋪排小規模的危機讓角色一一登場,接著再讓他們依序展開個人價值觀的碰撞,讓他們分崩離析,然後又再為了共同目標而重新匯聚,甚至藉鋼鐵人修補神盾母艦的行為來達成「關係上的和解」的象徵,觀眾在不長不短的兩小時二十二分鐘裡頭,得到了最滿足、也最純粹的戲劇衝突。
《正義聯盟》串連角色的方式和《復仇者聯盟》大同小異,但手法簡陋。編導沒有專注於刻劃主線,反而卻塞入擦邊球式的Charater Arc,諸如水行俠的Mommy Issue、鋼骨與閃電俠的Daddy Issue等這些有一搭沒一搭、欲言又止、大可留待個人電影在細述的背景設定,以「希望」為號召的主軸,則顯得有氣無力,換言之,電影沒有丟出任何足以讓「追尋希望」這件事使人猜疑、使角色備受艱難的課題。
「丟出課題以豐富劇本層次」這點,《復仇者聯盟》就顧慮得相當周到,它清楚地樹立每位英雄各自的政治立場,並讓負責集結英雄的神盾局受到動機上的質疑,這些種種的防衛與不信任,創造了可觀的張力。《正義聯盟》並非缺乏如此的可塑性,聯盟成員同樣也來自天上地下各個種族,他們群英匯聚的原因其實也是基於某種「政治上的選擇」,編導大可利用這點製造人物間的對立性,更別說電影裡還有蝙蝠俠這個「地表對他人信任度最低」的人類,他大可被定位為這部電影的神盾局(引發猜忌的力量)。但或許是礙於華納不再有勇去嘗試任何使故事增加複雜度的可能性,敘事野心不得不有所保留。
不僅敘事上的失策,視覺營造也陷入技術與風格迷失的窘境;百分之三十的真人鏡頭,百分之七十的虛擬畫面,比重失衡的電玩化特效不斷和35釐米膠捲拍攝的毛片展開虛實之間的激烈拉鋸,《蝙蝠俠對超人》的灰暗打光掩飾了這項隱憂,視覺過度明亮的《正義聯盟》則徹底暴露自己的罩門,模糊了真人電影與動畫片的分界線,查克史奈德稍稍捨棄了過往冷如死水、靜態漫畫式的攝影機運動,向最樸實的鏡頭語言做出妥協,卻對華而不實的CG和綠幕拍攝更加依賴。
一眾卡司均屬正常發揮,並無外媒所評價的那般充滿魅力,相反地,幾位演員因戲份被主軸分食而僅有粗淺的表現,抑或純粹個人表現的不及格。跳脫前作的抑鬱情緒之後,頓時變得開朗的蝙艾蝠列克演技也相對鬆懈,角色的詮釋狀態時時搖擺不定;蓋兒賈多特的表演則一直都非常單薄,少了明確的「角色成長」作為輔助,她甚至連以色列口音都藏不好;唯獨伊薩米勒得益於閃電俠本身的甘草氣質而較為搶戲,是整部片唯一名正言順擄獲觀眾芳心的角色。
查克史奈德曾形容本片有如黑澤明《七武士》,事實上前半段還有那麼一點《魔戒三部曲》中「精靈與人類最後同盟」的味道,不過論相似度,誰也無法與《復仇者聯盟》相媲美。《正義聯盟》堪稱近十年來最頭腦簡單、最卡通化的超級英雄電影,這並不是褒,而是絕對的貶。電影藉翻唱已故詩人歌手連納柯恩的「Everybody Knows」點破希望失落的前情固然精準,只可惜電影的膚淺配不上名曲的高度。
上回於《蝙蝠俠對超人:正義曙光》負責譜寫蝙蝠俠新主題的Junkie XL,神不知鬼不覺地偷抄艾略特高登瑟為《蝙蝠俠3》所寫的主題曲,此番臨陣接手原本將續寫《正義聯盟》原聲帶的Junkie XL的丹尼葉夫曼,竟乾脆直接回鍋自己為提姆波頓兩集《蝙蝠俠》所譜的經典版本,難道漢斯季默的門檻就這麼難超越,難到需要透過炒冷飯來迴避再創新曲的挑戰嗎?當初在偉大的約翰威廉斯面前,季默都有勇氣另闢蹊徑了,煩請你們這些晚輩也拿出一點骨氣吧!
整部片最顯尷尬的,莫過於「喜劇元素」的置入,稀釋前作的黑暗氣質,分明是為了迎合大眾口味而故作親切,認為如此以來能翻轉《蝙蝠俠對超人》的負面評價,但大家都皆心知肚明,《蝙蝠俠對超人》跌跤的癥結根本不在於風格過於沉重,而華納兄弟對作品失敗原因的誤解,反而造成詼諧與灰暗兩者調性的矛盾衝突,既無法做自己也無法成為另一種人,使得某些說起俏皮話時的氣氛盡是尷尬不已,最重要的是,《正義聯盟》使用的喜劇技巧是必須搭配明亮打光才能充分體現笑點,而DC擴展宇宙的色調一向艷麗且灰暗,與傳統喜劇是難以相契合的。
歡迎到我的粉絲專頁按讚訂閱 : https://www.facebook.com/filmisland?ref_type=bookmar
故事劇情:5
氣氛營造:3
演技表現:4
題材鮮度: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