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套但依舊能夠勾起感觸與醞釀青春滋味,算得上及格的校園青春電影。」
帶我去月球的開場情節出乎意料的沉重且與成長後的無奈完全吻合,奠定了回到過去的意義與價值,回到過去的手法與概念上也是奇幻中帶有真實感,對於1997年的西門町電影街也呈現的相當不錯,雖然真實感依舊有限但足以說服我,開場的用心提升了我對整部電影的期待。
作為校園青春題材當然少不了各種青春年華常見的無厘頭作為,像是遊樂、鬧事、大聲說夢,這些情節在本片中其實安排的不算多,但有將該題材不可或缺的年輕氣盛以及時代感完美融入,該元素的發揮稱得上成功,可惜,即便開場與青春元素發揮的成功,到頭來依舊沒有讓帶我去月球成為一部必看的青春電影。
如果這部電影願意專心的敘述故事主軸,不要浪費時間在完全沒有意義的編排上,我相信會有更多空間給予故事著墨,我實在不明白電影為什麼要分配時間在男主角的夢想上,明明不是電影的重點且與故事主軸沒什麼連動性,一路到結尾才稱得上有連結,最慘的是這樣的連結還成了本片收尾讓我極度不滿意的主因,如此沒有說服力的結尾究竟是誰編排的,其他人的夢想頂多稍微提及,沒有被做這種糟糕透頂的安排,不過說真的,如果主題跟夢想有關且已經明確的訂定月球幫成員的夢想,乾脆讓每個人都成為主題也會是不錯的選擇。
我以為劉以豪是一個空有型男魅力的男星,沒想到他的演技這麼好,所有無奈、憤怒、執著與心痛感傷都很到位,我收回感覺劉以豪沒什麼演技這句話,宋芸樺的表現也不錯,除了情緒呈現的讓人有所感觸之外,在電影中展現的舞姿也非常亮眼,但我最著迷的是她的歌聲,她詮釋的張雨生歌曲值得我再次回味,在欣賞兩位的演出後,我得說這對男女主角挺登對的,我真沒想到劉以豪與宋芸樺會是如此登對的銀幕組合。
穿越時空或返老還童應該是世界上許多人的夢想,理由可能是在於想改變某個階段的選擇或是對錯過的人說出自己當年不敢開口的話,換言之就是改變歷史、改寫既定的現實,本片的男主角也不例外,比起他改寫現實的成功與否,我相信本片更希望你體會當你在某個時點做了另一個選擇能改變什麼或應該改變什麼,同時認真思考追逐夢想的真諦,值得欣慰的是這部分還算得上動人,證明這部電影在寓意上並沒有搞砸。
最後想討論一下張雨生的部分,用電腦合成的張雨生非常真實,搭配了熟悉的歌聲後大幅提升演唱會的臨場感,也讓人為此生無望與張雨生相見感到遺憾,對於消費張雨生的說法,我認為,如果要呼應青春之美、為夢想的堅持與學會勇敢,同時擁有具代表性的1997時代眼淚,除了張雨生的印象以及他膾炙人口的歌曲外,要找到更好的選擇恐怕有點困難,本片不只是提及張雨生,更是引領我們懷念張雨生,我會將這樣的做法稱為致敬,不過老實說,把張雨生的車禍如同故事重心般的放入劇情是一件非常愚蠢的事,該橋段完全超越了致敬界線,也許消費一詞就是這樣來的,希望做了這個編排的人可以好好檢討。
在此向我最愛的華語音樂人張雨生致敬。
故事劇情:7
氣氛營造:8
演技表現:8
題材鮮度: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