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朋友。男朋友》不只是小清新的情愛通俗劇
《女朋友。男朋友》(楊雅喆,2012)的片頭,兩名女孩帶頭在操場上與一眾同學鼓譟著,要向學校爭取她們穿短褲的自由,她們的家長,一名蓄鬍著著黑框眼鏡的中年男子被帶到訓導室,教官對他說道,會有這樣偏差行為的學生,多半是家庭背景有問題,男子正色答道:「我們沒有家庭問題,我們的家很正常,我照顧了這兩個女孩十多年,雖然名義上我是他們的哥哥,但實際上我是他們的爸爸。」
影片緩緩帶入1985年高雄的夏天,從這名男子陳忠良(張孝全飾)和他兩個好朋友林美寶(桂綸鎂飾)和王心仁(鳳小岳飾)說起,以時代為經,以愛情為緯,刻畫了這將近三十個年頭,歲月在他們身上流過的痕跡,政治是如何影響甚或形塑了他們,當政治從威權轉型為民主自由,同志從躲躲藏藏到稍可見光,他們的選擇有變得更多樣、更「自由」嗎?
當有人帶著國片等同小清新的疑惑,楊雅喆用具體行動證明,他拍的東西,絕對不會只有小清新。有小清新的偶像劇電影放入這麼多「大政治」的東西嗎?有人說國片很愛拍gay片時,楊雅喆跟你說,他拍的gay,絕對不會只有直條條、死板板的那種gay,有妖嬌外放的許神龍(張書豪飾),也有含蓄內斂的陳忠良這款。
在1985年的這段最具青春原味的場景中,我們看到了沒有開頭2012年還搞一點假民主戲碼,而兀自實施真威權的教官,用恫嚇的語言、凌厲的姿態,告訴他們「我就是王法」,在苦悶的青春底下三名少年只能挨著彼此取暖,在果園、在池畔、在籃球場、在鄉間小道上,導演藉由三人眼神的流動,訴說彼此的有心,對方的無意,每一個耳語呢喃的瞬間,每一個默默遞送關心的時刻(美寶跟著心仁剃頭,忠良和心仁相繼替經痛的美寶用樟樹葉片按壓手心),都點燃了一瞬之光,開啟了他們對愛情的蒙昧想像。
1985年這段故事,結束在忠良暗自祝福心仁成為美寶「B面第一首」的含笑離去,時序來到1990年,雖然已經解嚴但尚未全面邁向民主的臺灣,當時名叫中正紀念堂的廣場上,臺上最醒目被警察當成「阿兜仔」的王心仁,不用再寫藏頭詩,而能直接把自由與平等的詩大口朗讀,昭告著他們對自由民主不只有這樣的「再改造」決心。斯時美寶和心仁已成戀人,美寶要忠良陪同買球鞋送給家中掛滿邁可喬丹海報的心仁。女朋友,男朋友,應是通達彼此心意的,男朋友心仁的女朋友美寶卻問彼此的好朋友陳忠良說:「11號還是12號?」忠良不假思索回答:「11號半。」
一個不經意的過場,其實卻暗藏了三人關係轉變的可能。美寶不見得要知道心仁的球鞋尺寸,可是為何忠良能秒答自己哥兒們的精準尺寸?隨著後面在民主夜過後心仁和忠良各自去自探究真實的情愛冒險,和之後「真心話‧大冒險」遊戲的展開,友誼與愛情正不斷面臨崩解的可能。心仁仗義扛下以石頭砸傷婚禮新人的責任,難過之餘忠良想要安慰的藉機表白被以「像以前那樣不好嗎」被間接打槍,而遊戲中心儀心仁的他被迫要親喜歡美寶的心仁,當事者美寶就端坐一旁觀看。
這個尷尬的遊戲讓三人被迫直面彼此的關係,我喜歡你(妳),但你(你)不喜歡我,就算有喜歡,妳也不是最喜歡我的那一個。感情能分享嗎?友誼真的可以長存?這世界所有東西都不會變?像《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小明最後對小四那樣說道:「這個世界是不會變的。」
沒有什麼是恆常不變的,那麼努力要讓美寶「翻面」看他的心仁已悄然出軌,美寶變得不那麼強悍,而忠良也變的更有苦難言。美寶和忠良在游池邊各自在彼此手心寫下「美」和「仁」這兩個字,相較忠良寫的用力、篤定,美寶則要忠良輕柔的扣住她的「美」,然而他們或許曉得,卻無法接受的是,彼此鐫刻的愛的箴言,終究是無法輕易握住的,因為那是一個從來不屬於他們的身影。
帶著這樣的傷感,參雜著難以為外人道的矛盾,1997年再度交會的三人,各自有了新的樣貌,心仁結了婚,成了院長的幕僚,美寶和他藕斷絲連繼續著應斷未斷的關係,而忠良,則繼續在自我探索著。心仁為何從帶頭衝的那個,變成被摸頭那個?美寶不是應該跟他分手了,怎麼還糾纏不清?電影捨去了鉅細靡遺的細節交代,只是告訴我們,政治上的自由解禁並不會相對為我們帶來生活上或情感抉擇上的自由,人應該選擇對自己最好的,但很多時候什麼是好我們都不清楚,我們只能退而求其次,選擇「看起來」比較好的,或是能為我來來更好的生活質地,或是能成為我在情愛汪洋中可以依傍的浮木,對心仁是如此,對美寶也是如此,無關背叛,只是選擇。
在97年的這段故事裡,最有力銜接同時也拉扯三人關係的一幕場景,無非是餐廳裡三人相聚的室內戲,看不慣成為爛咖、沒有自己的人生的美寶、也看不慣把自由民主當成屁、框騙他友誼會長存的心仁,忠良發了瘋似的咆哮,人會長大沒錯,我們回不去是事實,但我們可不可以不要這樣假掰,活的更真誠無畏一點?
忠良衝動過後後悔了,找了美寶傾訴他這些年的情衷,他知道關於真誠,關於坦然,說來容易,做到很難,他對著自己口中的鏡子說,其實我們以為自己能吃苦,都把吃苦當吃補,但與男友分手的那一刻他也說了,原來照著鏡子的他才發現,自己裡外不是人。
人要經過多少的磨難,吃了多少的苦,才能由衷而發,自己內心最深處的感受。兩人雖然從頭到尾都未成為男女朋友,卻在彼此都願意放下的時候,真正懂得諦聽並察覺到自己要的是什麼。猶記美寶在車裡聽著心仁念童書給他小孩聽的模樣,尚有溫柔隱忍的姿態,鄰近劇末在機場再聽到心仁念童書給小孩聽的美寶,才意識到這終究不是屬於她的家,這是別人的家人,是該放手的時候;帶著不捨、體諒和懂得,桂綸鎂饒有說服力的把自己的情緒藏在最裡面,帶來一場含蓄精緻、迭有層次的內斂演出,也為自己贖得真正的自由。
片尾的插曲,由羅大佑演唱的《家》,有效的襯托了美寶在劇中渴望家的心境,我們在電影裡只見過她的母親一次,隨即消失無蹤,她家庭成員還有誰沒有著墨,等到她真要成為母親時,父親的缺席難免替她心憂難過,她要如何覓得自己的新家,找到屬於自己的家人?《家》的歌詞這樣寫著:「誰能給我更溫暖的陽光,誰能給我更溫暖的夢想,誰能在最後終於還是原諒我,還安慰我那創痛的胸膛。」陽光有時被屏蔽,夢想走著走著丟失了,但那個溫柔的大男孩一直都在,就算給不了愛情,還有友情可遞送,成為家人的必要條件不必然非要仰仗親緣,更多時候是我們的綿長陪伴,我們的相互依偎。《女朋友‧男朋友》最出色的不是把政治鑲嵌在這齣容易被小看的情愛通俗劇裡,而是他提出關於家的新的想像,他對人的細膩描摹,和張孝全、桂綸鎂全情投入的細膩演繹,讓即便六年後重看的我,依然看的眼眶泛淚,依然是那麼深刻入心。
故事劇情:8
氣氛營造:8
演技表現:10
題材鮮度:7
如果看完覺得文章寫的還可以的話,也麻煩幫我到我的粉專這篇文章按讚,謝謝!https://www.facebook.com/Eric19790730/posts/942409765918896?hc_location=uf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