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路上》獲得2018年金馬最佳動畫長片,因製作成本高,鮮少有人願意投入製作台灣原創長篇動畫電影,而金馬獎最佳動畫長片獎項也常常呈現從缺狀態,《幸福路上》描繪台灣白色恐怖後解嚴到後約30年的台灣歷史背景,勾起個世代台灣人的集體記憶。
故事女主角小琪的個人生命成長歷程和台灣歷史演變過程相互呼應,從小琪生日為蔣中正過世同一天開始,導演使用光影對照,死亡之餘重生的台灣。小琪的國中時期對應解嚴前的白色恐怖下,黨國統治是如何影響教育,小琪小時候對於蔣中正產生的景仰,到夢想著長大後成為偉人,到後期求學階段逐漸頓悟,透過閱讀、透過自己身邊的人的親身經歷,學習以自己的雙眼看見歷史的真相。小琪成長過程中經歷了許多台灣歷史的大事件,例如:蔣中正總統逝世、蔣經國總統逝世、台灣解嚴、台灣幾任總統市長選舉、318太陽花運動,以這些重大事件提醒觀眾當時所處的時間點,從小琪的生命歷程也看見了台灣走向民主化的過程。
除了台灣當時國內的民主化過程外,也描寫到了當時後冷戰時期影響下的台灣,從小琪的混血兒同學貝蒂,看出當時台灣有許多美軍駐守,貝蒂送給小琪的巧克力更是當時美國士兵隨身攜帶於身上,因高熱量好快速食用為當時的戰時補給糧食。更帶出了美國文化如何影響台灣人,小琪對於美國迪士尼樂園的憧憬和對巧克力這種高級國外甜食的喜愛。到後期小琪大學畢業時提到許多同學之後都選擇到美國唸書,更是點出當時流行的一句話「來來來,來台大; 去去去,去美國」的現象。
電影中也呈現台灣一直以來的文化和國家認同問題,四百多年來台灣作為一個移民社會,從小琪家阿公、爸爸、小琪和阿文表哥的孩子四代來看,可以發現小琪外公只聽得懂台語,當電視播著國語新聞的時候,阿公卻聽不懂問小琪電視終在說什麼,而小琪爸爸和媽媽則有點台灣國語,小琪小時候在台語的環境長大,但小學時被規定不能講台語,長大反而忘記怎麼說台語了,而到美國發展的阿文表哥,都選擇用英語和女兒對話,女兒也只會講英文。
電影中也提及了移民社會下台灣的多元種族,原住民外婆、混血兒貝蒂和新住民二代魯斯米。不只台灣人面臨自己的文化和國家認同問題,這些新二代子女也面臨同樣的問題,不同的膚色讓他們不被當地人接受,卻也無法回到出生之地。更提及對於原住民早期以「番仔」這個帶有貶抑的詞彙稱呼,以及嚼檳榔的習慣是低俗的印象,但其實在阿美族文化來說,檳榔是代表母親的象徵,曾有兩位男子愛上同一位女性而死後轉升為檳榔樹的傳說,因此檳榔成為情侶或夫妻往後能幸福美滿的祝福象徵。
電影中除了看見台灣政治面的民主化過程,也呈現了其現代化的過程,台灣經濟起飛時期,加工出口區的出現,從田地到蓋起了許多高樓大廈,到美國隨處可見的MIT(Made in Taiwan)的聖誕節飾品,正所謂「台灣錢淹腳目」的時期。
除了各種台灣歷史大事件外,電影中也使用許多著名懷舊文化產物代表,來勾起當時台灣六、七年級生的回憶,例如:小琪桌上的瓊瑤《幾度夕陽紅》、電視上的《小甜甜》、《五燈獎》、《豬哥亮的歌廳秀》等當紅節目,以及小琪家客廳的大同寶寶娃娃,和重現台灣場景,如:台北車站、總統府、高雄龍虎塔、新莊中港大排、南陽補習街等等,許多台灣人都可以一眼認出迅速產生共鳴的場景。
《幸福路上》濃縮了台灣約40年的歷史, 時間幅度跨度大,因此故事多少敘述的較倉促跳躍,可惜的是已提及台灣每任總統,卻獨漏對台灣民主貢獻極大的李登輝總統。但不可抹滅的是《幸福路上》紀錄了台灣這段重要的歷史,以動畫方式可讓年輕世代看見些許台灣過去的片段,或許能成為台灣不同時代開啟對話的橋樑,或許尚未了解台灣歷史的外國觀眾無法馬上理解電影中的各大事件,但卻可以成為外國觀眾想開始了解台灣過去脈絡的一個契機也不一定。
故事劇情:8
氣氛營造:8
演技表現:7
題材鮮度: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