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分:8/10
基本上狂殺片拍到續集沒完沒了,如果不是單元式的招牌續集系列(卡本特在《月光光心慌慌3》嘗試失敗),那就是變成每集只是換人死個新死相給觀眾看(我應該不用講明變成《世間情》的《奪魂鋸/恐懼鬥室》系列屬之吧)。
而作為90年代中後期重新掀起YA狂殺/謀殺片的文化資產,1996年的《驚聲尖叫》在類型片的框架融合後設元素,大玩建構破壞規則的套路,卻又在文本推演上做到合情合理與翻盤扭橋的驚喜翻轉。雖說後續幾部續集依循相同套路,並且將文化象徵的「鬼臉殺手」轉變成一種「有形與帶有動機的身份未知惡意」,但在2~4集試圖嘗試新主題與批判主軸的火候不足。
第二集是直面母親生前的外遇對象;第三集則是面對母親遇害的真相,舊三部曲就是描述受害者遺族的療傷過程,但後續兩部續集在「療傷」的主題過度著墨,卻又沒能拿捏好重點。來到第四集則引進網路世代的名氣短線炒作,以及兩位當家元老女主角在身為「倖存者」的公眾人物的瑜亮情節(只是沒有檯面化),還有最根本的主題「倖存者的世人焦點」這個扭曲的成名15分鐘的亂象。
但是在舊三部曲已經劃下一個階段性句點的同時,新三部曲開端的第四集反而成了(除週年紀念意義)全系列最尷尬的位置,同時也是兇手最好猜的一集⋯⋯(宣傳力道這麼大,還強調羅勃茲影后的姪女,是啊,猜不出來她是演兇手才怪)
而來到當家導演辭世後新人導演接棒的第五集,除卻維持了舊系列元素(包含幾部主題表現失敗的續集)的傳統,敘事上只少量的套上新世代當代文化的結構。在尊重舊系列文本框架設定的同時,也拿捏到當代年輕觀眾喜愛的表現技巧與當代文化元素。
更重點的是,完成了一場必然的世代傳承交替,以及那藕斷絲連的舊系列血脈元素(新一代的倖存者主角曾經是舊系列兇手的後代)。
來到第六集,依然是遵循著舊系列的套路,換個地點演繹相同的謀殺追殺戲碼。但不得不說,第六集的編導真的拍出了屬於都市巷弄的危機感與水泥森林冷冽的人性。從開場從暗巷到公寓扭橋再扭橋的謀殺案,再到兇手公然在大街與人潮眾多的商店與地鐵行兇。本應在小鎮發生並引發轟動的反差(純樸小鎮的殘暴謀殺事件),變成在都市角落習以為常的冷漠無視。
對,其實第六集的文本就是前幾部作品,2~4集的部分文本設定萃取出來的產物,加上一點系列片兇手偶爾要外地出差的套路(片中甚至直接戲中戲放送《13號星期五8殺入曼哈頓》),再將第四集的網路文化扭轉變成了鄉民公審霸凌的亂象批判。
其實可以看出《驚聲尖叫6》沿用了既有套路文本再創作新世代視角的企圖心,其中包含了派拉蒙出品的續集片涉及世代交替的套路傳統⋯⋯喔,是的,派拉蒙的當家《教父系列》的主角也是面臨世代交替但相同做法卻更為嚴峻的不同時空背景。
對照舊系列的席妮在過去資訊文化傳播受制於傳統媒體的流傳不便,才得以「倖存者之姿的(被迫當)英雄」得到媒體需要英雄的對待,第六集直接點名了網路世代的流通導致黑函文化與網路霸凌,甚至是將兇手英雄化的指責倖存者這等亂象。
這致使了新一代倖存者的珊背負了比其他倖存者更多的目光,以及來自無知大眾的指責浪潮。再加上身為兇手(第一集主謀比利)後代的精神壓力,以及不時來自家族血脈潛在的嗜血本性(以父親比利的形象登場),這些元素就成了第六集最重點的主軸發展。
作為系列最新一集,全新的故事框架配上對前五集的一個階段性總結。依然是維持了(編劇以為的)兇手身份不好猜的傳統,並且融合了大量後設文化的嘲諷,還有滿滿的懷舊元素(這幾年特別愛「經典重新包裝」這件事)。
但根本來說,兇手身份的揭曉,其實可以說是合情合理卻又意外驚喜(所以我才提到2~4集)。因為這一集的兇手身份,都是過去舊系列續集在拍片期間,劇組與狗仔鬥智避免劇情曝光的假劇本曾經出現過的真兇設定,以及舊系列續集最終採用的劇情整合下的結果。
我想本集唯一可惜的,大概就是預告片誤導觀眾,以為這是瘋狂粉絲集團犯罪的敘事套路這一點吧。如果劇情真的這樣發展,總覺得也是一種場面做大,或許會是不錯的發想與驚喜走向。
總結來說,在維持魏斯克萊文的框架範圍套路之餘,卻又小範圍的嘗試新世代文化的套用,新舊元素融合的表現,著實亮眼與讓人滿意。最後,六集發展下來,飾演兇手變聲器聲音的Roger Johnson其實也是大家常常忽略掉的系列常駐班底之一(聲演),如果這次票房夠好讓派拉蒙再拍續集,希望他老人家能登場本尊在銀幕前演出。
喔,是的,第六集在我來說,是合格又驚喜的續集片。至於台灣首部輔15的系列集這件事,我負責的說,這集根本一點都不輔15,殘殺場面仍然是限制級的規格。
電影爽度:10
故事劇情:7
氣氛營造:9
演技表現:8
題材鮮度:5
故事劇情:7
氣氛營造:9
演技表現:8
題材鮮度: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