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是由Orson Scott Card寫的同名小說《Ender's Game》改編的電影,總覺得在劇情的鋪陳上稍嫌倉促,只挑選主角精彩的表現,重點式的呈現在大螢幕上,迅速的節奏讓人一次又一次驚嘆主角的聰穎與戰鬥能力,但對於每個角色的情感和人性沒有深入著墨,渲染力有些不足。
所以你會粗略懂得劇情想要傳達的理念,但這個力道並不強烈。
當電影的角色屈就於時間限制而壓縮了各種事件的表現陳述時,他也就缺乏了一種能夠引起觀眾深刻共鳴的厚度,你只能在每個場景中反覆咀嚼,關於角色的心境、價值觀的變化,覺察出各種事件所流露出的諷刺和言外之意。
話雖如此,其實我還沒看過小說,接下來我所說的關於電影的觀感也不一定符合原著精神,但將電影與小說視為兩種完全不同的作品來評論,是一種對藝術的尊重。
電影引起了我想要閱讀原著的欲望,想要更深入品味角色的思想心境,也許看完後會擁有與電影截然不同的領悟,但這也是最有趣的地方。
=============== 回歸關於電影觀後心得正題的分隔線 ===============
蟲族侵略地球,雙方經歷了兩場慘烈的戰爭,損失慘重,接下來要為第三次戰爭做準備,國際艦隊想要先發制人(或者說先發制〝蟲〞),招募了許多小孩從小培育,教導他們關於戰鬥的觀念和技巧,從中觀察找尋適合領導艦隊的指揮官。
看完電影我第一個冒出的困惑就是:大人的戰爭,甘小孩屁事啊?
表面上說的很好聽,因為孩子們擁有大人沒有的靈活的思維,能夠發掘真相的觀察力,所以他們更能靈活適應關於戰場上的變幻莫測,懂得敵人的心理,做出對的決策。
但實際上,關於戰鬥學校的種種訓練,那種上對下的強硬欺壓逼迫服從,卻都只是教導他們成為不要思考、聽命行事、強硬冷血的戰鬥機器。
而主角Andrew Wiggin,暱稱Ender(阿薩巴特菲德 飾),做為特例被生下來的Wiggin家第三個孩子,從一開始就展現出他天資聰穎的優秀戰略能力,他也沒有辜負葛拉夫上校對他的期許,不負眾望的一路過關斬將,在一次又一次的關卡和挑戰中表現突出,快速升遷,最後順利當上了國際艦隊的總指揮官,負責統帥自己的小隊進行攻打蟲族的戰爭。
被大人自私的理念和荒謬的體制培育,是種悲哀;慶幸的是Ender始終保有一點獨立思考的理性覺知,直到最終也沒有將價值觀與心靈完全淪陷。
關於與大人之間的價值觀產生衝突,不得不提Ender在電影中遭遇的兩個重大打擊。
一個是Bonz(彭佐)因為忌妒眼紅而私下攻擊他,他反擊之後意外造成Bonz嚴重的傷害,引起他內心強烈的罪惡感。
原本只是紙上談兵、模擬戰鬥的遊戲,直到Ender真的傷害了人,這時他才深切的感受到,這場戰爭的殘忍和恐怖。
學校居然把他們訓練成視所有同儕都是競爭對手,只懂爭奪的戰鬥機器;他們所學習到的戰鬥知識、技巧,落實到了真實的人生,是會真切的給人帶來傷害的。
有了質疑後,Ender產生了憐憫和同情心,他想知道為什麼蟲族要攻擊他們,也許找到動機、滿足他們的需求後,就不一定要有一場毀天滅地的戰爭殺戮。
但這顯然不是大人們希望Ender擁有的感情,葛拉夫上校的態度很明白,「只要他懂敵人的弱點,不要他的理解、同情」,因為這與他們的戰鬥方針牴觸,他們希望全面殲滅,未雨綢繆,完全不顧他們現在正讓一群孩子們成為瘋狂殘殺的劊子手。
於是連正式的戰爭也要偽裝成是最終遊戲訓練,欺騙孩子們這一切只是一種模擬考核,他們犧牲的人、殺掉的蟲族、毀掉的星球,通通只是一場遊戲中的資料數據。
知道真相的Ender崩潰了,這是他在電影中第二個嚴重打擊。
他在不知情的情況下選擇了犧牲打的戰術,去毀滅〝戰鬥模擬遊戲中〞的蟲族星球,沒想到這些都是真正的生命。
從頭到尾都以為是場遊戲,沒想到這卻是實實在在、殘忍無比的戰爭。
「我要看看我在擅於戰鬥之外,是否也擅於創造和平。」Ender最後說出了這句話,踏上了救贖之旅,其實也非常沉重。
故事劇情:6
氣氛營造:6
演技表現:6
題材鮮度: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