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姆在農莊 Tom à la ferme(Tom At the Farm)
札維耶多藍 Xavier Dolan│2013│Canada, French│102min│Colour
札維耶多藍 Xavier Dolan│2013│Canada, French│102min│Colour
我實在不喜歡許多文宣說的,這是多藍首次挑戰類型片,我想這無疑是種宣傳的手法,想為電影迅速找到可能的觀眾,好似一講類型片大家就內心自動歸類,我總認 為,說這部電影是驚悚類型片不免有些框限他的作品了,《湯姆在農莊》絕對是超出典型驚悚類型片的框架,他以獨特的電影語彙,再一次玩出了相當有趣的東西。
從他第一部作品《聽媽媽的話》到《湯姆在農莊》,多藍電影關注的母題始終如一,一貫是母子之間的矛盾糾結情感、人與人之間各種層次複雜多元的情慾。
從他第一部作品《聽媽媽的話》到《湯姆在農莊》,多藍電影關注的母題始終如一,一貫是母子之間的矛盾糾結情感、人與人之間各種層次複雜多元的情慾。
《湯姆在農莊》也不例外,他一如往常地透過一次又一次事件的刻劃,深化那些人物的性格。從片頭一開始,高空俯瞰的鏡頭帶著我們追隨湯姆來到這農莊,那是他已逝去的戀人久未歸返的家鄉,要 與他從未見過、甚至從未知曉的男友家人見面。那是個遠離蒙特婁的偏僻農莊,只有收割過的玉米田、爛泥巴路和乳牛,空曠、寂靜,連手機訊號都傳達不到的地 方。男友一家,有著年紀老邁情緒不穩定的母親,以及有著伊底帕斯情結又極度恐同(恐同的另一面很可能是恐懼自己同性戀傾向的展現)的哥哥法蘭西,超脫「尋 常」的環境與人物的乖僻,以及對過往和未來發展的難以掌握,共同營造出整個故事的懸疑氛圍。
心靈虛空,極度悲傷寂寞的靈魂碰在了一起,人的逝去/失去,為所有相關的人都帶來不同程度的情感空缺。多藍內斂而隱晦的動用了許多象徵性的符碼,來暗示湯 姆和法蘭西之間同時存在著互斥、依賴、移情、相當糾纏難以簡單歸類的情感變化,兩人共同經歷的事情,某種程度也相互形成了新的痂與傷口;共同接生小牛、在 穀倉中親密共舞、酒醉迷亂說出了:「你的味道、身體都和他(指已逝的男友)一模一樣!」法蘭西掐著湯姆的脖子,兩人之間似乎已相當有默契地說著:「你要什 麼時候停都可以。」房間裡原本分隔兩側的單人床到後來併成了一塊,兩人之間的曖昧情愫不言而喻。
而母親與法蘭西的關係也相當複雜,年過三十的法蘭西依舊與母親共同生活(這在台灣好像一點也不奇怪),認為母親長期承受龐大情感壓力不忍讓母親獨居(她單 親撫養兩個兒子,小兒子離家一去不復返後又逝世,同時承受法蘭西的暴力不受村民歡迎的壓力),甚而逼著湯姆編織弟弟有女友的謊言,還強迫湯姆住下來安撫母 親的情緒;而母親情緒一激動就會以打罵喝斥法蘭西,或情緒崩潰大哭,這也讓人看到這對母子之間相互禁錮、限制、近乎窒息的情感。
一如湯姆在給男友的悼詞中寫著的:「我能做的只有將你取代。」
突然抽去的情感空洞,尤其是相當巨大劇烈的那種,幾乎很難療癒,面臨這樣的脆弱時刻(這時刻也許短暫也許很長),面對可能可以替代/填充的情感與關係,便 如溺水的人攫取任何可以漂浮的事物一樣,法蘭西的母親要求湯姆講述死去的兒子和他「女友」的甜蜜過往是如此,湯姆透過講述死去的男友和他「女友」的甜蜜過 往也是如此(在湯姆講述的過程中,很明顯地他是以自己的心情當作是那位虛構的「女友」);而法蘭西與湯姆之間曖昧的情愫也是某種情感上的替代/移情,但並 非完全取代,而是在那樣的基礎上發展出新的關係。死亡,對所有人而言並非結束,而是另一種關係的起始。
雖然悲傷,但很多時候情感上的傷痛不是都能「走出來」,那「走出來」其實是找到一種方式與苦痛共存,湯姆、法蘭西、法蘭西的母親都是如此,他們彼此之間相 互禁錮、限制、依賴、愛恨交纏的情感,都是在嘗試尋找那與傷痛共存的方式;那像吸毒成癮一般,當下覺得身心得到撫慰,精神迷離甚至有些飄飄然,但知道得更 多,或者保持一點距離之後,就會發現這樣並非長遠之計。
最終,湯姆必須想辦法走出男友逝世的傷痛與陰影,脫離法蘭西與法蘭西母親,無論是心靈或者身軀的掌控。而電影最後一段的身/心逃逸,讓我們看到在多藍的電 影作品中一向很少觸及的國家歷史議題,或許是他對美國開的一點小玩笑。當然他在這裡也是符號式的指涉──法蘭西終究失去湯姆,萬分悔恨傷痛憤怒雙手抱頭走 回家的背影,身上穿的那件條紋星旗圖樣的棒球外套寫著大大的 USA,無疑暗示了美國(法蘭西)對加拿大/蒙特婁(湯姆)長期以來在政治、經濟上的控制。甚至,法蘭西(音近 français)更象徵著法蘭西帝國對魁北克地區的殖民過往。而穿著 USA 外衣的法蘭西,無疑象徵著從現在的角度來看,USA 外顯的影響著蒙特婁,而法國則從文化內涵持續影響著該地。片尾的那首〈Going To A Town〉,生長於加拿大蒙特婁的歌手 Rufus Wainwright 唱著:I'm so tired of you, America,讓電影這一層影射更加明顯。
多藍在這裡的處理讓我感到驚訝,驚訝不代表貶意,雖然說我並不是那麼喜歡這樣直接了當的多藍,總覺得他適合更為詩意的做法(但他是一位不斷追求創新的導演),若能以如此明白的比喻表達他的政治立場,倒也不失一件美事。
多藍在這裡的處理讓我感到驚訝,驚訝不代表貶意,雖然說我並不是那麼喜歡這樣直接了當的多藍,總覺得他適合更為詩意的做法(但他是一位不斷追求創新的導演),若能以如此明白的比喻表達他的政治立場,倒也不失一件美事。
另外相當值得一提的是,多藍在這部電影中,便透過電影螢幕比例的變換(所以並不是《Mommy》才開始改變螢幕比例),以特別集中在螢幕三分之一的狹窄畫 面來強化懸疑、不安的氣氛,特別是出現在緊要的關頭,因為觀者能看見的空間有限,所以會增添對環境的不安全感,同時也更能夠專心地聚焦在人物的表情變化, 當然這相當考驗演員的功力。類似的做法,多藍也嘗試以另一種方式呈現:有一個場景是主要的四位角色齊聚在法蘭西家的客廳,慎重地一起打開母親收藏已久屬於 死去兒子過往事物的紙盒,四個人圍在一起,互相說著話,鏡頭以極近正中的特寫,近乎滿版的臉部畫面,捕捉他們回憶時開心、悲傷、情緒崩潰時的樣貌。這樣的 畫面同樣塑造出一種出現在電影螢幕上的緊促空間,多藍以他自己的電影語言創造出屬於他的懸疑氛圍。
電影爽度:8
故事劇情:9
氣氛營造:9
演技表現:8
題材鮮度:9
故事劇情:9
氣氛營造:9
演技表現:8
題材鮮度:9
一開始看完只覺得有驚悚卻又不到位的感覺,看了影評之後才發現原來有這麼多隱喻在電影裡,看來自己的觀察力還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