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席映後Q&A的女主角(左)和導演(右)
高雄電影節在去(2018)年特別放映的台灣電影中,只挑12/2正式上映的《小美》,買票進場看,完全源自好奇黃榮昇在首部執導劇情長片,帶來的觀點和技術呈現,是否感受到他依據拍200支以上廣告片的經驗,精準抓到消費族群胃口。單就筆者觀影體驗,明確告訴大家,至少推動劇情型式,與浮現出來的議題,成功燃起繼續挖掘的慾望。
這部講起一名來自台東的年輕女性小美,跟出道前的歌手伍佰、林強同樣,離開家鄉,到台北找一份工作,求個就地安穩的生活,然而,她某天就憑空消失在世上。隨後,藉由與這女子有關的九名人士,描述面對她時的交流和內心感受,側面摸索她性格轉變、與落到走失的緣故。
在此,以官方釋出的劇情走向,不談及關鍵情節,助於各位用正當管道觀賞前,有個基本方向,引領大家弄清楚此片的定位與賣點。
一、善用技巧詮釋,拉近觀眾距離
受訪者往鏡頭講話途中,不時給只聞其聲、不見其人的旁白問事,增添他們吐露實際看法的時間。像一開始的房東,起初淡定說起給予失蹤房客的印象與關心,反倒隨便給人丟出問題,語氣轉換如翻書一樣快,刻劃出再平常不過的你我,都會急著自我...